正文 第1章 別讓壞情緒左右你的心境——情緒心理學(1)(2 / 3)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幽默可以解除心病,對壞心情起到調節作用,並可控製不良情緒的發生。大家切記“快樂的情緒,健康的行為”是人類心身健康的基石。走出自卑的深潭

我們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同學,他們為自己的長相、身材、家庭、學習自卑所苦惱。他們覺得自己總是不如別人,越來越對自己沒有信心了,因而感到自卑。自卑,是因為你對現狀不滿;自卑,是因為遇到了失敗的事情。你心裏沒有陽光,所以看到周圍的事物都是陰暗的,外麵再溫暖的世界你也感覺不到。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關鍵是看你如何麵對。貝多芬說:“要扼住生命的咽喉。”林肯在填寫國會議員履曆表時,也不忘填“有缺點”,但他善於把握自己,把自卑化為強大的內驅力,終於達到人生的巔峰。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但並不安於比別人差這個現實,要立誌趕上別人,甚至在某些方麵超過別人,你就大有希望。

黃美廉,自小就患上腦性麻痹症。病狀十分驚人,因肢體失去平衡,手足常常亂動,眯著眼,仰著頭,張著嘴巴,口裏念叨著模糊不清的詞語。模樣十分怪異。但黃美廉卻有堅強的毅力。她靠頑強的意誌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並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她靠手中的畫筆,還有很好的聽力,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在一次講演會上,一個不懂世故的中學生竟然這樣提問:“黃博士,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在場的人都在責怪這個學生不敬,但黃美廉卻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麼幾行字:“一、我好可愛;二、我的腿很長很美;三、爸爸媽媽那麼愛我;四、我會畫畫,我會寫稿;五、我有一隻可愛的貓;六……”最後,她以一句話作結:“我隻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黃美廉以她自己的實踐,道出了走好人生路的真諦:人不可自卑,要接受和肯定自己。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們要想充分發揮我們自己的聰明才智,首先就必須肯定自己。

人或因先天或者由於後天而造成了外表上的缺陷,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無法選擇的。比如長相醜,讓自己醜就是了;比如地位低,家庭環境差,這你一時也無法改變,你可以羨慕別人,但不可過於看重它,變成包袱。有一些不如別人的地方,不必非去改變。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同周圍人相比,都會有不如別人的地方。沒有任何一個人處處比別人強。更何況有些“缺陷”是通過努力也改變不了的,那你就不用理會它。你應該做的是把精力放在經過努力可以趕上並超過別人的方麵,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以取得某一方麵的成就來補償自身的缺陷。假如你的智力不如人,你可以付出比別人多的代價,通過努力迎頭趕上,以獲得一種特殊的優勢感來驅逐自卑的陰影。在改變對自己看法的同時,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去。先尋找一件比較容易也很有把握完成的事情去做,一舉成功後便會有一分喜悅,做完後再同樣定下一個目標。這樣,逐漸地自信心就會越來越強。

中國有句成語“笨鳥先飛”就生動描繪了戰勝自卑、發憤圖強者的心態。我們要正確對待別人的評價,變壓力為動力。要認識到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有長處,就必有短處;有優點,就必有缺點;有成功,就會有失敗。人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可能的最大限度,而不是追求完美無缺。

“天生我材必有用”。在當今紛繁的世界上,我們更應該接受和肯定自己。任何悲觀情緒都不利於走好人生的道路。人是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適當的比較,給自己定個奮鬥目標是可行的,但是卻不能因此而整得自己成天睡不著覺。我們要擺正心態。接受自己,不回避現實;肯定自己,盡力發揮自己的優勢,多看多想自己好的一麵,就能增強信心、充滿活力。百萬富翁,不一定比街頭的乞丐過得開心。

我們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重建自信,要改變隻看自己短處,用自己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的思維方式。我們要反過來經常想想自己的長處和優勢,以自己的長處去比比別人的短處,從而逐漸改變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我們不要壓抑自己的真實情感,生活中會有許多令人陶醉、值得我們動心的事情,我們應當真實表露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