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狗知道實在追不上了,隻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氣急敗壞地說:“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辯解道:“我已經盡力而為了呀!”兔子帶著槍傷成功地逃生回家後,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那隻獵狗很凶呀,你又帶了傷,是怎麼甩掉它的呢?”兔子說:“它是盡力而為,我是竭盡全力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竭盡全力地跑,可就沒命了呀!”泰勒牧師講完故事之後,又向全班學生鄭重其事地承諾說:誰要是能背出《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我就邀請誰去西雅圖的“太空針”高塔餐廳參加免費聚餐會。
《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有幾萬字,而且不押韻,要背誦其全文無疑有相當大的難度。盡管參加免費聚餐會是許多學生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淺嚐輒止,望而卻步了。
幾天後,班上一個11歲的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師的麵前,從頭到尾按要求聲情並茂地背了下來,竟然一字不落,沒出一點差錯。泰勒牧師比別人更清楚,就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能背誦如此之多篇幅的人也是極其罕見的,更何況是一個孩子。泰勒牧師在讚歎男孩那驚人記憶力的同時,不禁好奇地問:“你為什麼能背下這麼長的文字呢?”
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盡全力。”
16年後,那個男孩成了世界著名軟件公司的老板。他就是比爾·蓋茨。
在參加博鼇亞洲論壇2007年會期間,比爾·蓋茨被人們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你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比爾·蓋茨的回答是:“工作勤奮,我對自己要求很苛刻。”比爾·蓋茨的勤奮從微軟老員工鮑伯·歐瑞爾的一段話中可得到印證:
在微軟創業初期,蓋茨滿世界飛。他會親自跑到各個公司跟人家談,比如得州設備、施樂公司、德國西門子公司、法國公牛機器公司。那些公司會有一大幫技術、法律、銷售及業務人員圍著他,問他各種問題。蓋茨經常單槍匹馬參加世界各地的展覽會,推銷產品。整天都在銷售產品,有時他剛出差回來就連續上班24小時,累了就在辦公室睡一小會。
在哈佛商學院的教學案例中,也有對比爾·蓋茨勤奮的詳細描述:蓋茨好像就住在辦公室。他每天上午大約9點來到辦公室後,會一直待到半夜,中午吃比薩餅外賣的幾分鍾似乎就是他的休息時間,吃完後他又繼續忙開了。也許你會羨慕別人坐擁巨富享受高品質生活的滋潤,也許你會妒忌別人拿著高薪坐著高位的愜意,並最終發出“世界真不公平”的抱怨:他們付出了,得到了,成功了;而我也拚搏了,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當你在喋喋不休地發出這些抱怨時,你是否反省過:“我夠努力了嗎?”當我們自以為自己很努力、很辛苦,付出了很多時,我們真的足夠努力了嗎?我對那些天生愛抱怨的人懷著一種本能的反感。
我認為他們做事時肯定沒有盡力。如果一件事他用心去做了,即使沒有成功,他也會心安理得。越是那些畏手畏腳、淺嚐輒止,甚至連嚐都沒嚐的人,看到有人在他前麵倒下了,他便大喊大叫,頓足捶胸。其實他哪裏知道什麼是苦難。在苦難裏浸潤過,真正領悟了苦難之真諦的人,他會沉默,即使向別人訴說,他也沒有那些酸溜溜的腔調和言辭。窮孩子出身的李明博,在韓國現代公司工作的成長之路不可謂不耀眼。他20歲當上理事,30歲做了社長,40歲成為了會長,66歲成功當選為韓國總統。經常有人向他求教“快速提升”的秘訣。他的回答出人意料:“我從來沒想過有什麼秘訣。雖然進入公司隻有12年,我就被破格提升為了社長,但我這12年與普通人的12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