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雪中送炭聞人名(下)(1 / 2)

三個孩子,最大的隻不過十歲,最小的才四五歲左右,除了十歲的女孩外,其餘二個都不明白母親究竟在說些什麼?他們的注意力依舊還在剛才還未吃完的飯菜上,時時忍不住回頭望去。

隻有那個叫蘭兒的女孩,清秀的臉上,眨著一雙聰慧而明亮的眼睛,靜靜地看著和珅,懂事地跪了下來,不顧和珅阻攔,連磕了三個頭。

“蘭兒謝過於大人,左先生……。”

“快快起來!”和珅拉起懂事的蘭兒,歎了口氣,再好言安慰了富察氏和孩子們幾句,這才把她們送回了房。

第二天,由於大家都要趕路,和珅特意早早地就起來,下樓讓店小兒準備了點幹糧送給富察氏一家,再親自把她們送到碼頭,雇好西去的船,這才道別離去。

和珅的這番作為,讓富察氏感動萬分,一個幾乎陌生人,卻在她家山窮水盡的時候,慷慨伸手相助,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孩子,好好記住這位於大人,他可是我們葉赫那拉家的大恩人,你們將來一定記得要報恩啊!”

站在船頭,富察氏遠遠地眺望著岸上那目送她們離去的和珅,流著淚水向孩子們輕聲說道。

三個孩子,隻有那個叫蘭兒的女孩能聽懂母親的話,小小的她,偎依在母親的身邊,順著母親的目光默默地望著岸邊的和珅,若有所思地點了點腦袋……。

與富察氏一家的相遇,隻不過是這路上發生的一個小小插曲,和珅出手幫助她們,也隻不過是出於同病相憐的原因。這件事,並沒有影響到他們什麼,很快就被眼前的大事給遺忘在了腦後。離開蘇州城,他與左宗棠租了輛馬車,繼續向慈溪趕去。

蘇州和慈溪離得並不太遠,兩天的路程一晃而過,到了慈溪,和珅他們直接就先找到縣衙,把自己的名帖遞給看門的衙役,要求見王有齡。

“戶部郎中?於景和?快!快!幫我更衣,來人啊!馬上大開中門迎接!”

王有齡正在後院喝茶呢,聽到手下來報,再見到那名帖後,頓時嚇了一跳。連忙先讓手上把名帖還給和珅,再手忙腳亂的換上官服,匆匆就趕了出來。

“卑職王有齡,見過於大人!”

瞧著站在縣衙外的兩人,王有齡一時間也不知道哪個是和珅,遠遠地就一個千打了下去,含糊其詞地喊道。

戶部郎中,這官在京城雖說不大,但放到地方卻是不小,何況和珅還兼侍郎銜呢,這頭銜就是與巡撫都可以平起平坐的。王有齡隻不過是個小小七品知縣,而且又是捐官出身,咋一見和珅突然登門找他,那能不有所忐忑?

“王大人,於某這次南下勘查漕運,順道慈溪,倉促之即未能提前遣人通告,還望王大人不要怪罪才是啊!”

和珅笑眯眯地走上前去,一手向王有齡虛抬了抬。

“不敢不敢,大人能來慈溪,那是卑職的造化,平日就想求都求不來呢。”王有齡阿諛笑道,彎著腰把和珅他們請進了縣衙。

請和珅上座,再請左宗棠次座,王有齡小心翼翼地陪在下座,臉上掛著笑,先讓人奉上好茶,然後才中規中矩地擺出副聆聽“訓斥”的樣子。

“聽聞王大人在慈溪為官前,曾是浙江鹽大使吧?”和珅一手托著茶盞,一手用茶蓋輕輕拂去茶沫,淡淡地問道。

“回大人的話,卑職以前確是浙江鹽大使,去年剛調任的慈溪知縣。”

王有齡不明白和珅問這話的意思,小心謹慎地點頭答道。

“浙江鹽大使可是個肥缺啊!雖說官職略低於知縣,但要比知縣實惠得多,王大人此次調任,可有怨言否?”

和珅似笑非笑地看了王有齡一眼,故意問道。

王有齡聽這話嚇了一跳,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裏麵撈錢的花樣多著呢。和珅這話表麵上雖看不出什麼來,但王有齡卻聽出了這話的弦外所指。

“於大人說笑了,卑職能為朝庭出力,並不在意什麼官位大小。有道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下能夠讓百姓過上平安日子,上以報皇恩浩蕩,能做到這兩點,卑職也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