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盛頓時激動了起來,雖然五口通商簽定,開放了外國商人來中國經商權利,可中國國內的商業采購渠道,是那個國家的商人都無法掌握的。和珅這麼說,等於是向他開放了采購渠道共享權,這其中的優勢可想而知。從采購,到運轉,再到銷售,如果能把中國國內那水潑不進的商業采購渠道打通,光是節省下來的部分就是一個巨大的蛋糕,更何況和珅還直接告訴他,隻要答應了他的條件,就能得到他的真正友誼。
和一位前途無量的中國財政部官員結成友誼,這對顧盛在中國的公使生涯是非常有利的。非但可以相互合作賺取大額利潤,而且還能讓自己在中國的工作順利開展,得到國內的好評。顧盛更能借此政績,將來回國後肯定會得到政府表彰,再借此競爭更高的職位,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且,和珅提出的幫他投資在美國設立新公司,各占一半股份,全麵控製海外渠道的建議,更是讓他心動。雖然這條件對顧盛的家族來講並沒太多的好處,但對顧盛個人來說卻是個天大的餡餅,要是搞成功了,顧盛在家族的地位馬上就會改變,從而獨立出來,掌握自己真正能夠掌握的財富。
想到這,顧盛覺得口幹舌燥,忍不住舔了舔嘴唇。他差一點兒就想脫口說出答應的話來,好不容易讓自己盡量平靜下來,狡猾地轉了轉眼珠,故意哈哈一笑,問道:“密斯脫於,開開你的條件吧,需要我為你做點什麼?”
天下沒白吃的午餐,顧盛作為一個外交家,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和珅能給他私人這麼多好處,肯定是有所求的,在沒摸清楚和珅真正用意前,顧盛絕對不會先說出個“yes”。
瞧著顧盛明明心動,卻硬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和珅暗暗好笑。既然話已經說到這地步,和珅也不客氣,隻提出了三點要求。
這三點要求很簡單,第一是國內的商行名義歸屬顧盛,對外可以洋行相稱,但實際上卻由和珅全權掌握,顧盛隻拿其中一成分紅,不插手任何經營。第二是美國的商行結構,雖然顧盛占一半股份,卻由和珅作為大股東,並共同協商經營,海外銷售渠道資源由顧盛解決、共享。第三是要求顧盛利用他公使的職位,為和珅提供一些國際的信息,其中包括世界各國的現狀,政治結構,與國際大事最新動態等等。
這三點要求,前二點顧盛很爽快地一口答應了下來,可第三點顧盛卻躊躇起來,久久不敢應肯。
“密斯脫於,我是美國的公使,無法做出出賣國家機密的事,如果我這麼做的話,會被政府判為叛國罪的!”
“顧公使,您理解有誤了,我怎麼會讓您做出判國的事來呢?”見顧盛麵色不悅的樣子,和珅笑著解釋道:“當年您在廣州的一句話,我到現在還記在心裏。而且,這些年裏,我一直在考慮著這個問題。我們大清的政府,您也接觸過,對它也略知一二吧?實話和您說,我的國家和這個世界已經脫節了,外麵發生的事,全國上下都是一無所知,如果這樣下去,作為一位政府官員,怎麼能夠適應世界的潮流,又怎麼去創造政績呢?何況,我們經商最重的也是信息,要想把商業做大,海外貿易在信息閉塞的前提下,您認為能夠發展得起來麼?而我,也是基於這個目的,希望您能提供我點外麵世界的信息而已。當然!這信息並不需要什麼機密的要事,隻需要些各國政府之間的正常事物來往之類即可,而您作為美國的公使,幫我這個小忙,應該隻是舉手之勞罷了。”
“這個……請讓我想想……。”顧盛吃不準和珅真正想幹什麼,如果真像和珅這麼說的,倒也是不可以。中國政府對外信息的閉塞,的確非常嚴重,這點顧盛是明白的,要不然當年中國政府也不會被美法兩國借鴉片戰爭機會訛詐了。可顧盛怕就怕和珅表麵上這麼要求,事後又向自己打聽政府機密,如果這事傳了出去話,他可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不過轉念一想,和珅雖然精明,卻有個致命缺點。海外的事和珅本就不清楚,真弄起來也很好騙,隻要自己拿點各國報紙上的東西給他,糊弄過去應該沒多大問題。話再說回來,就算和珅以後向自己打聽機密,自己隻要守著底線,咬緊牙關就是不告訴他,他也拿自己沒辦法。隻要先撈到好處,如果將來真的一拍二散,算起總帳來,也是自己占了大便宜。
“OK!我們成交!”顧盛盤算了半天,終於笑了起來。
“成交!”和珅握住顧盛伸來的手,滿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