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失皇位人算天定(中)(1 / 2)

看著奕訢無奈地點點頭,和珅又說道:“這件事對你來說,並不太難。你與四阿哥從小一起長大,雖非一母同胞,但情同親兄弟。隻要你在他麵前擺出迎合的樣子,他就對你不會有太大疑心。等將來,他為皇上,你為親王,掌握軍機,或許還能一施抱負。”

和珅這建議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同時也是這局麵下最好的選擇。如果奕訢真如他這麼做的話,以皇帝之弟,親王之位領銜軍機,再緩緩圖之,或許變革還有可能的餘地。要不然,憑奕詝肚子裏的那些材料,和珅想力挽狂瀾,簡直是在做夢。

“弟子……明白了……。” 奕訢聽得出和珅話中既有規勸,同時也帶有點警告的意思,他明白這選擇對自己來說也是個無奈中的最好結果。失落的他,隻能接受了這個命運,暗暗垂淚,點了點頭。

這件事,完全打破了和珅原先就定好的全盤計劃,逼迫他必須盡快調整自己的策略。失去皇位資格的奕訢雖然還是他最喜愛的弟子,但和珅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輔助他了。中國的封建帝國,向來都是皇權至高無上,就算奕訢將來成了親王,再執掌軍機,也絲毫動搖不了皇帝的寶座。

沒了皇帝的支持,想按自己的思路去對這個已經衰落的國家進行變革,其中的阻力可想而知。和珅深知這點,也明白舍棄的道理。他現在必須作出調整,轉而把重點從奕訢身上移開,投靠到那位不成材的奕詝那邊去,這才能繼續自己的理想。

這個選擇對和珅來說是痛苦的,也是無奈的。因為在奕詝還沒成為皇帝之前,轉變效忠對象,在士子之間看來,等於是種背叛和忘恩負義的行為。特別是作為奕訢老師的他,卻去拍另外一個他名義上的學生,但從未教導過一天的皇子馬屁,肯定會讓許多人瞧不起。

但和珅也非平常人,勝者為王的道理他比任何人都懂。為了自己的目的,就算被人指著鼻子臭罵他也認了,考慮了幾天後,他毫不遲疑地就作出了這個決定,以侍讀學士的身份漸漸向奕詝靠攏。

奕詝的老師杜受田表麵上是個和藹的小老頭,其實骨子裏老謀深算,狡猾異常,要不然也不會給自己的弟子出這麼個主意巧取皇位。和珅向奕詝示好,別人或許有些不解,但杜受田哪裏琢磨不出來和珅的真正用意?為了保住他帝師的頭銜不被和珅搶去,杜受田表麵上對和珅客客氣氣,暗地裏卻大肆詆毀和珅,在朝中私下散布謠言,並拉攏了一幫人,以品格操守為出發點,來打擊和珅。

杜受田拉攏的人雖然不是朝中的實力派,但名氣和影響都不小,其中名聲最大的就有當年在朝堂上為和珅的事被穆彰阿羞辱過的倭仁,倭大學士。

這些人本來就不是穆彰阿一派的,況且因為那年的事,他們骨子裏對和珅也沒什麼好感。再加有杜受田在旁挑唆,倭仁等人借此機會,哪裏肯放過和珅?當即引經據典,用理學之言,洋洋千言,借眾人之口,把和珅罵了個狗血淋頭,一潑潑的髒水像不要本錢一般衝著和珅亂倒。

當然,這些風言風語也傳到了和珅耳中,雖然他早就做了挨罵的準備,可心中的失落也是顯而易見的。就連曾國藩他們都不明白,以和珅如此聰明的人物,為什麼突然做出如此傻事來,忍不住搖頭為好友可惜。

真正懂得和珅為什麼這麼做的人隻有三個,一個是和珅自己,另一個是嫉妒賢能的杜受田,而最後一個就是他的弟子,六阿哥奕訢了。

雖然和珅這個選擇未與奕訢說過,可奕訢卻明心裏白自己老師的苦衷。丟失皇位繼承權,受到如此沉重打擊的奕訢,頹廢了好幾日,終於清醒了過來後,等想清了所有事情的前前後後,也深深體諒到和珅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