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風雷九州 第十九章 恭親王登門求事(1 / 2)

回到家剛沒多久,就聽到張權來報,恭親王奕訢獨身一人,提著禮物來登門拜訪。

“於老師,本王剛得知您剛回來,特意來看看您。”奕訢身著便裝踏進院中,把禮物隨手遞給張權,笑嗬嗬地向和珅打著招呼。

“哎呀!王爺您怎麼親自來寒舍了?奴才今日剛進京,就被皇上給召去問話,本想著回來換身衣裳再去王府見您的,可沒想到,您瞧!我這連茶都沒來得及喝上一口,王爺您就……嗬嗬,真是折殺奴才了……。”

和珅用手指了指剛脫下的朝服,滿懷愧疚地向奕訢行禮,帶著一臉的歉意。

“嗬嗬,於老師是本王的師傅,本王雖貴為親王,但尊師之禮萬不敢忘。老師回京,當然是本王這個學生來拜訪老師您了,怎麼敢讓老師來看學生呢?”

“愧不敢當……愧不敢當啊……。”和珅連忙客氣幾聲,讓開廳門,恭恭敬敬地請奕訢裏麵坐。

落坐、上茶……等一切妥了,這師徒兩人才聊了起來。

奕訢和鹹豐完全不同,主要的話題一直圍繞著南麵的形勢和上海製造局的建設展開。他不僅詳細問了問太平天國在江南的情況,更對上海製造局的進展有異常濃厚的興趣,不僅細細了解了機械廠的情況,還打聽著新建兵工廠的各種細節,甚至連每日生產多少、後續擴大規模,什麼時候能自造洋槍等等,也問得仔仔細細。

這些本就是很透明的東西,和珅並沒向奕訢隱瞞,一一都和他說了。反正有些牽涉到技術麵的,就算和珅講出來奕訢也不見得明白,何況奕訢又是自己的得意弟子,和珅在他麵前也沒有什麼拘束,之間的談話氣氛哪裏是剛前在圓明園可比的?

“於老師……。” 奕訢一直沒叫和珅為“中堂”,而依舊像以前那樣用“老師”來稱呼,這樣既顯得親切,又能拉近雙方的關係。

“……您能在這麼短的日子裏把製造局建成這樣真是不容易啊!可老師您在上海為國操勞時,戶部那些家夥卻刻意刁難老師您,還故意壓下皇上撥給您的銀兩。如果所為,真是公私不分,以權謀私的小人行徑!”

奕訢談到不久前的征稅事件,顯得憤憤不平,忍不住在和珅麵前對那些家夥大加批駁。

“過去的事就算了……。”和珅淡淡一笑,大度地拱手向天,說道:“皇上英明,在上麵瞧得清楚著呢。他們隻能蒙蔽得了一時卻蒙不了一世。剛前在園中召見,皇上也曾與奴才提起過此事,已經做了妥善處置。”

“皇上仁慈,我等遠為不及啊……!”

奕訢微笑著點頭稱是,順著和珅的話也把自己皇兄鹹豐大讚幾句,說得鹹豐簡直是一位聖明天子似的。

再聊了一會,撿了個空,奕訢先向廳外張望幾下,瞧見外麵沒人,這才把腦袋湊到和珅一邊,帶著神秘的表情輕聲說道:“於老師,本王……想求您件事……。”

“嗬嗬,王爺與我之間還有什麼求不求的?直說就是!”和珅心裏有些警覺,但表麵上卻不動神色,故作大方地笑道。

奕訢嗬嗬一笑,壓低了聲音說道:“於老師,您能不能讓上海製造局幫著搞些洋槍、子彈給本王?”

“什麼!王爺!您……您要這些幹什麼?”和珅驚愕地差一點兒跳了起來,奕訢一個親王,手上又不掌兵權,他要這些武器有什麼用?難道是想拿來造反不成?

鹹豐和奕訢兄弟兩個,要是和珅能選擇的話,肯定是選奕訢而不是鹹豐當皇帝。但那隻是想想而已,如今君臣之位早就確定,鹹豐坐在皇帝寶座上也近三年了,在這種時候,不論奕訢怎麼想,怎麼做,都沒有當皇帝的可能,他在這種時候突然提出要和珅搞槍支彈藥,怎能不讓和珅感到緊張?

“不、不、不!於老師您想左了,本王如何能幹這大逆不道之事呢?” 奕訢連忙解釋道:“實不瞞於老師,南麵長毛勢大,看形式那天就衝過長江北上。別看如今京城一片太平盛世,但有心人都清楚,這繁花似錦隨時都可能雲消煙散。雖說皇上已把僧王的蒙古騎兵調防京城,但整個直隸總督依舊是危機重重。於老師,您應該知道本王的嶽丈桂良桂老大人吧?他如今正是直隸總督,擔負著守護整個直隸與京城的職責。一旦長毛衝破長江,北進直隸的話,桂老大人就要直接與長毛開戰……。”

說到這,和珅有些明白了,插問一句道:“這麼說來……王爺是想為桂老大人準備火器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