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綱這次南下蘇州可謂費盡心機,所領大軍人數比上次更多外,還派出陳玉成潛入上海附近,聯絡各處勢力配合起事。從一開始,的確在戰術上占了不少上風,前後受敵的消息傳來後,大軍壓近的蘇州城裏,飄揚著一股恐慌的氣息。
可左宗棠畢竟是左宗棠,很快就用鐵血手腕平定了百姓的情緒,為了穩定軍民之心,高舉屠刀殺了一大批人,緊閉四門,擺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勢,要與羅大綱一決死戰。
兩軍先是小心謹慎的接觸,從開始的局部戰鬥很快就蔓延到整體的攻防戰中。麵對羅大綱的猛烈進攻,左宗棠率新軍沉著應戰,巧妙周旋,主動收縮戰線,步步引誘羅大綱踏入陷阱。
開戰幾日,羅大綱的軍隊進展順利,很快就攻克了還未修補完成的城門,並向城內迅速推進。沒料到左宗棠是故意放棄一線防守,在城內早布置好了第二、第三道防線,不僅如此,參考上次和珅在蘇州作戰的經驗,左宗棠還把防線周圍挖得戰壕遍地,並利用城內地形阻礙羅大綱大軍陣型布開,集中火力把對方牢牢盯死在防線前。
久攻不下,傷亡巨大的羅大綱所部立即調整戰術,分兵從左宗棠兩翼穿插,打算用四麵夾擊之策,一舉圍困左宗棠的新軍。
沒料到,羅大綱此舉正中左宗棠下懷,新軍故意丟棄城門,依靠戰壕防守用意就是用來吸引羅大綱的視線,而左宗棠親臨戰場也是給羅大綱一個錯覺。其實在開戰的前夜,左宗棠的新軍早就一分為二,由心腹大將劉鬆山率領從蘇州外圍悄悄迂回到羅大綱的後麵去了。當羅大綱分兵三路,中軍力量銳減時,左宗棠突然發難,發出信號,與劉鬆山所部全線開始反撲。
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左宗棠也用前後夾擊之策直插羅大綱的中軍。從局部的人數和戰鬥力上來看,兵分兩路的新軍對陣羅大綱的中軍占據了絕對優勢。剛分兵的羅大綱腹背受敵,被打得措手不及,連回軍突圍的反應都沒來得及做出就給全線擊潰。
新軍除千人用來阻擋救援羅大綱的太平軍外,其餘力量全部投入對羅大綱中軍的打擊中,同時一直隱藏軍中不發的大炮直推陣前,對準羅大綱的帥旗方向一陣猛轟。一代名將羅大綱被炮火當場炸死,整個中軍頓時大亂,士氣大跌一瀉千裏。
羅大綱命喪當場,中軍的迅速潰敗和恐慌立即影響到整個太平軍,加上新軍高喊羅大綱已死的連鎖反應之下,人數遠遠超出新軍的太平軍被打得丟盔卸甲,落荒而逃。要不是羅大綱的親兵拚死相護的話,就連羅大綱的屍體都保不住,好不容易殺開一條血路,幾萬敗兵在城外奔得是漫山遍野,向南京方向狼狽不堪地逃去。
王有齡、辜鴻銘趕到戰場的時候,戰鬥已經進入了尾聲。這支生力軍的到來,更給大敗的太平軍嚴重的打擊,那些跑的慢的太平軍,在新軍和鄉勇的配合下,死傷遍地,損失巨大。
此次一戰,太平軍六萬人馬中陣前損失一萬有餘,潰敗逃亡中踐踏死傷者更是無數,尤其是賊首羅大綱命喪蘇州城,更給太平天國南下江南的計劃造成了嚴重打擊。左宗棠憑此一戰名揚四海,成了繼曾國藩、和珅之後的又一位中興名臣。
蘇州之戰剛剛結束,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的眾人就接到了上海傳來的消息,當得知上海有兵亂發生,叛軍已經攻陷總督衙門和製造局時,勝利的喜悅轉瞬就化成了驚愕。
暫時誰都不知和珅在安危如何,左宗棠、王有齡、辜鴻銘等人心急如焚,也顧不得擺什麼慶功宴了。商議決定,立即由王有齡、辜鴻銘率鄉勇馬上趕回上海,劉銘傳帶領一部分新軍隨隊同行,到鬆江後就地駐紮,至於左宗棠大戰之後暫時無法從蘇州脫身,隻能拜托各位盡快行軍,把和珅從危機中救出來。
聽完了王有齡、辜鴻銘的述說,和珅不由得喜上眉梢。雖然這幾日發生了這麼多事,昨夜還差一點兒被小刀會給擒住,但蘇州之戰的好消息頓時衝淡了所有的煩惱,讓他興奮異常。
左宗棠的蘇州之戰所造成的影響不僅是他個人的,羅大綱的死進一步扭轉了江蘇的戰局,從短時間來看,主將陣亡大敗而歸的太平軍投鼠忌器之下應該不再會輕易攻擊蘇州,這樣一來,就能給蘇州、上海等地一個休生養息的機會。
“好!季高這戰打的好哇!”和珅笑容滿麵地在堂上走來走去,疲倦和煩惱一消而散。
“全賴中堂大人慧眼識珠,左撫台此戰方能一戰定寇。”王有齡笑嗬嗬地拍著和珅的馬屁。
至於辜鴻銘,經曆過蘇州這戰後對左宗棠的兵才也尤其佩服,雖然心目中還是認為那句“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的話有些不以為然,但從情緒上來看,已經淡薄了許多。
高興歸高興,但上海之亂剛過,製造局等處損失嚴重,尤其是那些親衛與喬阿富之死,讓和珅心有愧疚。如果他當初不是太自信,大意的話,這事根本就不會發生,但現在再去說這些話已經無濟於事了。
威廉經曆這一次變故,瞧著親手規劃製造起來的,費了不少心血的製造局差一點兒就在戰火中成了廢墟,再加上喬阿富替他而死一事,讓他感觸頗多。也不顧自己身心疲憊,與和珅特意讓他多休息幾天的要求,主動承擔起了重建製造局的責任,沒日沒夜地與辜鴻銘等人在製造局裏修理那些被損壞的機械,努力使製造局重新運轉起來。
鄉勇回上海後,和珅下令王有齡仔細搜捕城內潛在的各方勢力,力圖肅清上海的隱患。同時,讓各部配合找尋逃出上海的那些叛軍下落,同時尤其注意周秀英所說的那位“陳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