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飄搖 第三章 仁德無敵於天下(1 / 3)

要想在京城立足沒有心腹是不行的,和珅手下的人才大多都在江南,京中雖然也有一批投靠他的官員,但真正能放心的隻不過寥寥幾個,和珅執掌兩部後,第一步就把沈葆楨從翰林院要了過來。

光沈葆楨一人當然辦不了多少事,恭親王奕訢見此,熱心異常地為和珅推薦了幾個人,雖然這些人能力的確不錯,但和珅出於皇家之間的顧慮,還是婉言謝絕了奕訢的好意,除留下幾個無關緊要的外,其餘一律都推了回去。

這不用解釋,奕訢自己心裏也明白和珅這麼做的道理。別看和珅這次回京一步登天,畢竟在京中根基還淺,肅順等人心懷妒意,難保不會找點岔子挑和珅的毛病。如果和珅真用了奕訢的人,肯定會被他們當成把柄。

能用之人雖說少了點,但和珅能力之強是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想當年他一人身兼五部都能遊刃有餘,何況這區區兩部之事?

工部本掌握在杜受田、倭仁手中,上下官員大多都是他們門下,從表麵上看是塊難啃的骨頭。

和珅執掌工部後,第一步就是舉刀大砍,把工部職能分出一大半,直接轉到製造局下,既大為減輕了工部的負擔,又加大製造局以後和工部相抗的能力。隨後再經過中層官員的調整、清洗,重新整合工部內部,把政敵勢力從中低層徹底掃除出去,並以沈葆楨為郎中主事,巧妙架空左右侍郎的權力,風雷之下,沒用多少日子就牢牢地把工部捏在了手中。

至於禮部,這可是和珅與曾國藩的老家,人員上下和珅是了如指掌,尤其是那些低級官員,和珅當年還與多人共過事,整合起來可比工部方便多了。何況禮部除了學政、科舉、祠祭、筵饗廩餼牲牢、吉禮、凶禮等務外,其餘職能和理藩院有相當重複。

在和珅來看,如今的禮部和理藩院應重新整合,把兩部職能仔細劃清,並撤消禮部中重複的地方,調整理藩院管轄範圍,改製成為西洋各國的那種外交部。

不過,現在理藩院不在和珅手中,和珅既沒權利也沒實力去做這點,但是和珅對外交部早就有計劃在心,看著理藩院這幫昏庸老朽所幹的事,和珅的氣就不打一出來,決心借著禮部職能權利,索性把理藩院架空,把外交權奪到手中。

要架空理藩院可不是這麼容易的,理藩院從元朝開始建立,曆盡三朝,和六部平起平坐,根深蒂固,隱然已成朝中第七部。要幹這事,首先就要從禮部內部著手,把主客清吏司獨立出來。

要想分離主客清吏司,必須就要有個既有能力,又熟悉禮部職能,在禮部有資格人脈,還能讓自己放心的人主事。關於這點,和珅手下的這些人中都不是最好的人選,挑來選去,和珅終於想到了一個人。

“中堂大人,人已經來了。”

“哦……那讓他進來吧。”和珅放下手邊茶盞,點了點頭。

戈什哈轉身出去,不一會兒,一個身穿六品部員服色的中年人小心翼翼地從外走了進來。

“下官見過中堂大人……。”

“喬兄,你我都是老相識了,來、來、來,這裏坐。”和珅笑容可掬地連忙攙扶起來人,挽著他的手請他坐下,並親手為他端了一杯茶。

“中堂如此……下官經受不起啊……。”那人戰戰兢兢地,一張老臉既興奮又惶恐,屁股剛挨到座位上就連忙站起來,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嗬嗬,有何受不受的,喬兄與我多年相識,同僚之誼頗深,今日請你來此,相互之間隻續友情,不論官職,何不快哉?”和珅笑眯眯地按著他的肩頭,等他坐下後,這才瀟灑地在上位而坐。

此人並不是外人,正是當年和珅初回京城,在禮部主客清吏司的同事喬諳。喬諳在多年前就是主客清吏司的筆帖式,雖說和珅來後始終壓了喬諳一頭,但和珅畢竟在禮部所在時間不長,高升之後離開,筆帖式中依舊以喬諳為首。

喬諳此人在禮部打熬多年,由於功名不顯,雖然有才卻始終未能高升,近十年來,憑著資格才苦苦熬了四級,從八品筆帖式升任六品主事。以喬諳的根基,他這輩子做到這六品主事差不多也到頭了,要想再升上去,那可是千難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