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戰的突然爆發使國際形勢一片大亂,歐洲的戰火尚未平息,中國的內戰已經接連打了幾年,英國人為了修約,向中國單方麵挑起戰爭卻在廣州遭到失敗,現在連美國也發生了內戰,整個世界仿佛一夜間全陷入了戰亂之中。
“世界在瘋狂!和平在消亡!”
這是一位歐洲記者發表的文章,以悲觀的論調指出人類的戰爭最終會使自己走向毀滅。但更多的人卻沒在意這些,尤其是各國的政治家與商人,他們隻看到了戰亂背後隱藏的巨大利益,暗暗竊喜,摩拳擦掌準備在這種局勢下為自己撈點好處。
當然,作為一個政治家和珅也不例外,普魯士的事剛確定下來,他就把目光投向了美國這邊。雖然中美兩國不是盟友,可對於美國,和珅還是有非常的好感。
先不說兩任美國公使都是他的好朋友,就連當初和珅周遊世界第一站拜訪的也是美國,美國龐大的國土與雄厚的工業實力是他親眼所見過的,如果能把美國也拉上中國的戰車,是和珅求之不得的事。
南北戰爭從一開始,南方就占據了軍事上的極大優勢,但了解美國的和珅堅信最終勝利的一定是北方政府。
從法律上說,北方政府才是美國的正統政府,南方政府隻不過是由於利益而臨時抱成團的小團體罷了。中國人的正統感向來比任何國家的人都強烈,正統政府的威嚴和權威向來是不可侵犯的,就像中國國內發生的太平天國之亂一般,太平天國雖然席卷半個中國,控製了幾省地域,還在南京建起了國號,可大部分中國人依舊把他們作為叛亂份子,北京朝廷的正統地位在百姓心目中依舊毫不動搖。
另外,美國北方有發達的工業,四通八達的鐵路網和豐富的糧食,而南方幾乎沒有工業,鐵路也很少。北方有2234萬人口,南方隻有910萬,而且其中有380多萬還是黑奴。從這兩點來看,北方的實力大大強於南方。
可惜的是,南方突然發難,用精銳部隊把北方打了個措手不及,丟失了不少戰略要地,但從整個局麵分析,最後的贏家絕對不會是南方。
得到美國內亂的消息,美國公使蒲安臣憂心忡忡,作為一個美國人,他絕對不希望自己的國家陷入戰火之中,但作為一個共和黨的創始人之一,總統林肯的密友,他又希望北方最終能夠戰勝南方,徹底消除存在與美國的奴隸製度。
在中國的美國人明顯分成了兩派,就像美國國內的南北政府,打得熱火朝天。蒲安臣是標準的北方派,堅守崗位聽令於北方聯邦政府,並斷然拒絕了南方政府所派出的特使要求,同時還以駐華公使身份發表聲明,旗幟鮮明地支持林肯。
前公使顧盛卻是地位超然,既不表態自己的立場,更不去關心他事,老謀深算的他一心一意想在戰亂中大發戰爭財,埋頭苦幹著他的賺錢大計。
不過,顧盛與和珅私下的接觸中卻認同和珅的看法,也覺得戰爭最後的勝利者當屬北方,但這場戰爭究竟會打幾年,卻誰都說不出來,何況如今南軍正占著上風,實力強大的北軍反而在節節後退。
“您覺得,在這場戰爭中我應該怎麼做?”和珅誠懇地向顧盛問道。
顧盛點起一支雪茄,吞雲吐霧道:“我的老朋友,這還用問我麼?難道我們幾年前不就開始做了麼?”
見和珅露出疑惑的表情,顧盛笑道:“南北兩邊的生意現在非常火爆,開戰至今我們可是賺了不少啊!”
聽顧盛如此說,和珅笑著搖頭道:“您誤會了,我是說在這場戰爭中,中國應該怎麼去做比較好?”
顧盛拿著煙的手停了一下,眯著眼向和珅瞧了半天,笑道:“老朋友,我能先聽聽您的打算麼?”
“老狐狸!”和珅與顧盛認識這麼多年了,哪裏不清楚他說這話的用義?故意沉思了一會,這才開口道:“我覺得把戰爭拖延下去,拖延得越久越好,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生意做得更長久些……嗬嗬,我的朋友,您不會因為自己是美國人,而對我這個提議而感到憤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