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飄搖 第四十九章 策反對手議人選(1 / 3)

鹹豐駕崩如此大事,把奕訢三人給驚住了,三人連同和珅、奕譞望北而跪,連連叩首,一起放聲大哭。接著,當奕譞又把來意說後,更讓他們驚愕當場,各人麵麵相覷之下,瞬間也猜到了肅順等人想要幹什麼。

“三位王爺,季高兄。皇上駕崩如此大事,肅順竟然膽敢秘而不宣。不僅如此,他還挾持幼主,軟禁兩宮,暗中派人接管京城九門,所作所為猶如秦時趙高、李斯之謀,用心險惡可見一斑!如讓肅順等人得逞,我等不為他的刀下之鬼,也再永無翻身之日。況且,個人身家性命是小,國家社稷危亡是大,他如此賣弄權謀,為己圖利,不顧君臣之道鏟除異己,獨攬朝政,實非國家之幸也!”

麵對眾人,和珅也沒絲毫隱瞞,皺眉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奕譞點頭稱是,接著和珅的話說道:“兩宮娘娘現被肅順禁足在行宮之內,多次要求肅順盡快發喪回京,可肅順老賊非但不應,反而故意避而不見,並暗中讓景壽與杜翰悄悄回京,以軍機處名義去接管步軍衙門。本王來前,聽說他們現在已經回到京城,如此看來,一旦步軍衙門落入肅順手中,老賊有持無恐之後才會發喪,等回京後再借用顧命矯詔,宣諸位進京……。”

“哼哼!好個計謀,看來肅順是想在京城給我們擺下了個鴻門宴,到時候就等一道詔書,讓大夥自投羅網,隨後再一網打盡了。”左宗棠聽到著兩眼露出寒光,撫須冷笑幾聲。

奕訢歎聲搖頭,卻不言語,但看得出來他眉目之間滿是憂色,可誰也沒注意到,在他眼神中卻悄悄閃過一絲驚喜,但轉瞬就深深隱藏了起來。

“好一個老匹夫!本王受先皇之命領京城防務,他竟敢背主做出此等事來!好!好!本王這就馬上帶兵回京,我倒要瞧瞧景壽、杜翰這兩個家夥是否能從本王手裏把步軍衙門拿走?”僧格林沁氣急反笑,濃眉一豎,手握腰中寶刀,轉身就想帶著他的蒙古騎兵立即回京,把景壽、杜翰的腦袋砍下來,然後帶兵北上承德,與肅順拚個你死我活。

“僧王不可!”見僧格林沁如此衝動,和珅連忙上前攔住他。

“有何不可?”僧格林沁發起火來就是鹹豐在世也攔不住他,大聲喝道:“難道讓本王袖手旁觀,瞧著這些亂臣賊子禍亂朝廷,再把刀架在我們腦袋上麼?於中堂!讓開!”

僧格林沁在火頭上,握著寶刀,一臉的殺氣,似乎和珅再不讓步的話,他就要拔刀相對了。

和珅絲毫不懼,反而厲聲責問道:“僧格林沁!你難道想造反麼?”

“造反?哈哈!造反的是他肅順!本王是替先皇剪除逆臣,挽救天下、幼主和兩宮與水火之中!”

“好!說的好!”和珅拍手讚道,可麵容中卻沒有絲毫笑意,反而帶著極度不屑與惋惜,搖頭大歎道:“可惜啊!可惜……僧王如此一去,非但成不了英雄,反而會英名掃地,成為天下萬人唾棄的亂臣賊子!”

“胡說!”僧格林沁怒罵道:“我僧格林沁為國征戰一生,對朝廷忠心可昭日月,他肅順為一己私利,不顧先皇遺命,才是真正的亂臣賊子!”

“難道你說他是亂臣他就是亂臣?說他是****他就是****了麼?如今幼主、兩宮都在他手中,他們八人又是先皇所指定的讚襄顧命大臣,祖製有規矩在,新皇未親政前,他們當然有權替皇上下旨。如僧王帶兵回京殺了景壽、杜翰,再舉兵北上承德,這天下人會怎麼看此室?如果肅順等人趁此機會以新皇名義下一道詔,僧王你起兵謀亂的罪名還能跑得了麼?非但於事無補,反而給肅順抓到把柄,引起天下大亂啊!”

和珅這些話,頓時讓僧格林沁啞口無言,接著和珅又說道:“肅順秘而不宣先皇駕崩之事,他事後完全可以以朝政大局為由。諸位可別忘了,如今長毛未滅,眼下與英人戰事剛息,和談的條約最後還未簽訂。一旦朝政再次動蕩,長毛、英人又會怎麼做呢?以此來看,肅順如此而為在天下人的眼裏並無不妥,反而是老成謀國之道,在他未露出真正麵目之前,又能拿他們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