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李福斯的話證實了這一點,法國的確是阻擋德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普魯士想肩負起複興德意誌的重任,必須打敗幕後操控著南德意誌諸邦的法國。
普法一旦開戰,既能讓普魯士完成統一德國的大業,又能使中國在中漁利,迫使法國政府無力顧及天津事件。這是一個絕妙的計劃,和珅趁此機會試探李福斯,企圖讓普法早一些打起來。
“普魯士的軍事實力雖強,但法國卻是歐洲第一陸軍強國。雖然,為了複興德意誌,普魯士將在不久的將來與法國一戰。可是,這場戰爭意義重大,在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普魯士不會莽然先開戰端。”
“那麼……公使先生,請問貴國所指的準備究竟是那些呢?”和珅為李福斯續慢酒,隨意地問道。
“當然是軍事上的準備。” 中國和普魯士是盟國,李福斯也沒隱瞞和珅,坦率地說道:“我國剛戰勝了丹麥和奧地利,取得了德意誌的絕大部分控製權。但是,首相閣下您也應該知道,現代戰爭是極其消耗金錢的,尤其是如今剛連戰兩國後的情況下。雖然普魯士的士兵們士氣依然高昂,驍勇善戰,但在缺乏軍械補充下,發動下一次戰爭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準備……。”
和珅理解地點點頭,接著又問道:“公使先生,以您的預計,如果有大量資金支持的情況下,貴國的戰爭準備將多少時間完成?”
李福斯正端起酒放到唇邊,聽和珅這麼一說他不由得愣了楞,若有所思地望著他半響,把手中的酒放了回去。
“尊敬的首相閣下,您的話我是不是能夠理解為……作為普魯士盟國的中國政府,打算支援我國一大筆軍費呢?”
和珅笑而不答,依舊保持著剛才的神情,似乎在等待李福斯回答他前一句話。
李福斯猶豫著想了想,突然哈哈一笑:“首相閣下,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和珅微笑著點點頭,又問道:“公使先生,現在能不能請您先回答我剛才的問題呢?”
“當然可以!”李福斯爽快地說道:“如果有充裕的資金,我國可以在三個月內就發動對法國的戰爭。”
“您所指的充裕資金,是多少數量呢?”
李福斯想了想,笑道:“大約需要五百萬馬克……折算成貴國的白銀,大約在二百三十萬兩左右。”
“嗬嗬,這可是一筆巨款啊!”和珅笑道,也不再說什麼,隻是微微搖了搖頭,就把話題岔開了去,再也不提這事了。
和珅不接話,李福斯被他吊起的心卻是癢癢的。作為一個外交官,當和珅透露出有資助普魯士的口風時,他轉念就明白了和珅的真正用意。天津事件鬧得世界皆知,作為普魯士駐華公使的李福斯當然清楚中國人在這事件中難處,而且法國人派軍艦到天津海麵,更是為了逼迫中國政府就範。
在這種情況下,和珅能想到普魯士和法國的關係,提議支持普魯士向法國開戰,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一旦戰爭開始,法國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一支強大的海軍和遠征陸軍團留在遠東,把他們調回歐洲,並草草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這是必然的結果。
當然,這麼做不僅對中國有利,對普魯士也是有利的。趁著法國艦隊和遠征陸軍不在本土的時候發動普法戰爭,更有把握打敗法國,奪取南德意誌諸邦的控製權。何況,有了中國的資金支持,普魯士能大大縮短德意誌複興的時間,這個誘惑對具有大德意誌信念的李福斯來說是很有誘惑力的。
而且,李福斯確信,一旦和中國達成協議,必然會受到國王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麥的褒獎,甚至他的名字也能寫入德國統一的曆史之中,流名千世。如此殊榮,是作為一名外交官畢生所求的,怎能不讓心動呢?
不過,外交官是這世界上最口是心非的人,討價還價的本領也是最精明的商人也比不了的。李福斯當然也是如此,普魯士在歐洲連戰連勝,從丹麥和奧地利獲得了大量戰爭賠款的情況下,發動對法國一戰所需要的資金並不像他剛才所說的那麼龐大。可既然和珅主動提出了這個想法,李福斯也不會忘記趁機敲詐中國人一筆,五百萬馬克,這筆巨款足能武裝幾個軍團了,可惜的是,和珅聽完後卻不再接話,讓李福斯暗暗後悔自己剛才的數字說的過多了些,似乎把眼前這個老練的中國政治家給嚇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