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飄搖 第七十八章 權利平衡福或禍(1 / 3)

“於中堂這話說哪裏去了?恭王是恭王,於中堂是於中堂……。”

慈禧頓時皺起眉頭,不悅地說了一句,和珅這話讓她聽起來有些要挾的味道,似乎是說奕訢下台,他這個做老師的也難咎其職,打算辭官罷職一般。

不用抬頭去瞧慈禧的臉色,和珅就明白她心裏是怎麼想的,當下就把如今朝中各派爭利,慈禧突然打壓奕訢,使得保守派士氣大震,洋務派上下卻人心惶惶,朝局內外開始有些不穩的隱患用含蓄的說詞告訴慈禧。同時,和珅並巧妙地指出,慈禧打壓奕訢對平衡權利來說並沒有什麼錯,不過做的卻有些過了,一旦奕訢真的為此一蹶不振,眼下的局麵肯定會發生變化,這些年裏所耗費的銀兩與精力將付諸東流,對國家和皇權的穩固並不是件好事。

這麼一來,和珅作為洋務派首領,奕訢的老師,就此提出罷職也是情由可原的。這麼做一方麵是出於自我保護的無奈,另一方麵也是避免在此事上與慈禧發生衝突,免得給予保守派以口舌之爭,引來朝局動蕩。

和珅的這些話一一道來,這才讓慈禧徹底放了心。瞧著依舊跪在地上,懇切而道的和珅,慈禧不由得覺得和珅的的確確是為她在著想,千方百計給她出著主意呢。

“小安子,快扶於中堂起來……。”

等安德海把和珅扶起,重新坐回座位後,慈禧感動之餘,也忍不住對剛才和珅所說的那些道理暗暗琢磨著。她打壓奕訢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避免皇權旁落,朝中再次出現一個類似與多爾袞的人物。可慈禧在辦這件事的時候確實也沒有考慮到和珅所說的那些話,對於洋務派對國家變革的措施來說,年輕的慈禧從心裏還是非常支持的。

國家積弱已久,西方強國屢屢欺淩中國,就連鹹豐在承德之死歸根結底也是因為外敵侵入的原因。慈禧雖然是個女人,但也懂得治國必須先強國的基本道理,要不然她當初也不會支持洋務,把朝政大權交給和珅與奕訢等洋務派了。

“難道……我對老六這次做的真的過了麼?”作為一個太後,從未掌握過如此權利的慈禧不由得自問起來,回憶著當初鹹豐駕馭臣子的手段,並開始思量這帝王權術的運用究竟應該如何。和珅說的沒錯,帝王權術,說白了實際就是保持權利平衡的手段,曆來各朝各代,朝廷裏都免不了有各派勢力相互爭鬥,做主子的想要控製住各派為己所用,使皇權高高在上,穩如泰山,就必須適當地利用各派之間的弱點,保持他們之間的力量平衡。

現在,奕訢作為洋務派首領,又是洋務運動的主要發起人和執行者,一旦剝奪了他所有大權,必然會引起保守派的反彈,甚至還會導致洋務派一蹶不振,前功盡棄的後果。

這麼一想,慈禧暗暗有了主意,嘴角露出了笑容。

“於中堂,其實恭親王之罪並不太重,哀家這麼做隻不過是想敲打敲打他一番而已。恭王作為先帝托孤大臣,又是當朝皇叔,與情與理,哀家都不會把他太過的。”

和珅故意一愣,疑惑地抬頭望向慈禧。

“軍機處的首席軍機自然少不了恭王,總理衙門的差事當然也要恭王繼續擔起來才是……。”

“太後英明……!”和珅聽慈禧主動鬆口,連忙在下麵讚了一聲。

當然,慈禧話中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議政王職務是不會還給奕訢了,這麼做等於剝奪了奕訢議政大權,既達到了警告奕訢的目的,也進一步穩固了皇權。

“太後,如今朝局漸穩,皇上也懂了不少事,何況內又有太後垂簾聽政,奴才覺得自己議政大臣之職可以免去,還請太後首肯……。”

“於中堂還真是忠厚之人那……既然中堂如此堅持,那哀家也就準了……。”

“謝太後恩典……。”

和珅連忙起身磕頭謝恩,他這麼做不僅是為了自保,更是給慈禧一個忠心耿耿,不貪圖權力的好印象。既然奕訢的議政王之職都給撤了,那麼他這個議政大臣擺著也是白擺,倒不如自動請辭來得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