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山河錦繡 第十章 同治成婚說親政(1 / 2)

宮裏發生的事都看在和珅的眼中,慈安替小皇帝選後一事,恰中和珅下懷,就連那些人選的畫像也是和珅暗中安排,瞞過李蓮英的。

趁熱打鐵,這是和珅現在最急著要做的,當李蓮英特意跑去內務府打探消息時,和珅就明白慈禧在想些什麼了。他不動神色地讓內務府和李蓮打著太極,陽奉陰違,暗中卻把此消息散布了出去,借用王公朝臣一致讚同皇帝早日成婚的迫切,悄悄為小皇帝鋪設將來親政的道路。

慈禧現在是急在心頭,卻對此又毫無辦法,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此事逐漸成熟。很快,慈安就從那些人選中挑出幾個適合的,把慈禧邀來做最後的商議。

阿魯特氏、富察氏、赫舍哩氏、西林覺羅氏……慈安最中意的人就是阿魯特氏。阿魯特氏出身高貴,是前任大學士賽尚阿之女孫,修撰、翰林院侍講、封三等承恩公、戶部尚書崇綺之女。

阿魯特氏樣貌、人品、才學皆為上乘,更讓慈安滿意的是,阿魯特氏為人謙和,善解人意,有七分與她當年入宮前相仿,愛屋及烏,慈安打定了主意,讓她來當同治的皇後。

“妹妹,你看這個姑娘怎麼樣?” 慈安拿著阿魯特氏的畫像橫看豎看異常滿意,笑著向慈禧問道。

慈禧不可置否地點點頭,淡淡說了聲“可”,可瞧向那畫像的目光中卻帶著一絲怨恨和憤怒。不僅如此,其他那些妃子的畫像在她眼裏也猶如醜八怪一般,怎麼瞧就覺得怎麼別扭,在她心裏,最好是小皇帝永遠都不要長大,讓自己一直垂簾下去,始終把握住這龐大帝國的命脈。

“我看就這麼著吧!”

慈安根本就沒留意慈禧的表情,依舊笑著瞧著畫像。她麵前的這幾個最後候選人都已經親自見過真人了,問答考核也是慈安親自出馬,這才會定了下來。放下畫後,慈安就說道:“我瞧孩子不錯,就讓她做皇後吧。其餘幾個也一起讓皇帝給收了,封作妃子就行。皇上也不小了,希望她們能早些日子給我皇家誕下龍種才是。”

慈禧勉強笑著點頭附和,心裏卻把慈安連帶即將成為皇後的阿魯特氏給恨透了。要不是顧忌慈安在宮中的地位,她哪裏還按捺得住心頭的怒火?

立後和納妃的旨意很快就下來了,阿魯特氏為後,富察氏、赫舍哩氏、西林覺羅氏三人分別為貴妃,傳旨欽天監擇取良辰吉日,為皇帝進行大婚。

由於近些年來,國力漸強,皇帝大婚之事辦得熱熱鬧鬧,一切準備得妥妥當當。不僅百臣齊賀,就連西洋各國也派出賀使,來參加這難得的盛典。

二月後,三貴妃先行入宮,等第二日隨皇帝一起迎皇後入宮。大婚當日,用金冊、金寶,正式冊立皇後,貴妃。

隨著同治與阿魯特氏手持玉合巹杯完成禮儀後,這場為天下人皆喜的皇家大事,終於塵埃落定。

同治大婚後沒幾日,和珅就安排人在朝堂上提出皇帝親政的議題,這議提很快就讓喜氣未消的朝堂上掀起了波浪。

首先應聲附和的人是恭親王奕訢,他一改往日謹慎姿態,站出身來立即表示讚同。引經據典,並借用祖製慣例,口口聲聲說道,既然皇帝已經大婚,兩宮太後就應順勢撤簾,讓同治親政。有奕訢帶頭,奕訢一派和各王公都接連不斷地奏請皇帝親政,其中還有幾人早就準備就緒,更當場拿出了奏請親政奏折。

接著,保守派不甘落後,為了表示對朝廷皇帝的忠心,也一一跳了出來,對此事讚同。在朝堂之上,除了慈禧的幾個心腹之外,大多都希望皇帝盡快親政。

大勢所趨,讓坐在簾後的慈禧心中又惱又怒,正當她暗暗盤算著怎麼先把此事壓下來,隨後再想辦法拖延的時候,她身邊的慈安卻開了口。

“諸位愛卿,皇帝已經成婚,也代表皇帝成人了。自先皇去後,國家危難,社稷破碎,哀家與聖母皇太後無奈才行垂簾聽政,說到底,也是為了這個天下。既然皇帝現在長大,已有獨立處事之能,更有諸位愛卿輔助,想來也能坐好這個位置。依哀家看,這簾撤了也罷,也好讓哀家等放下心來,在後宮好好過些安穩日子……。”

“母後皇太後聖明!”

奕訢自那年給慈禧奪去議政王之位,忍聲吞氣了好幾年,現在終於有了出氣之日,哪裏能夠放過?當下,他出列跪在最前,叩首道:“母後皇太後此言大善,實有當年孝莊太後之風,皇上親政後,奴才等定將盡心竭力,輔助皇上!”

慈安笑道:“恭親王起來吧,其實皇帝親政也是早晚的事,哀家隻不過是功成身推,順勢而為罷了,哪裏當得起恭王如此讚譽?再說了,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的意思,聖母皇太後也早就這麼想著呢,是不是?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