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琉球差一點兒碰個頭破血流,幸虧見機快,這才逃過了此劫。明治政府上下對此結果暗暗慶幸,同時也對中國強大的實力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覺得以兩國現在的實力比較來看,日本暫時還沒有和中國對抗的能力,悄悄收回了伸出去探視的魔爪,舔了舔傷口,擺出一副韜光養晦,恭恭敬敬的樣子,轉而大力發展起自己的國力來。
明治政府的現任首相是伊藤博文,此人已是第二次出任首相一職了。伊藤博文是日本政府中僅有的幾個求學西方歸國的政治家之一,對西方國家的實力看得比常人清楚許多,經過琉球試探失敗後,他找來智囊團商議了好幾日,結合當前形勢寫出了一篇長長的奏折,希望明治天皇能先集中傾國財力,大力發展起能和中國兩大艦隊抗衡的海軍,再進行窺探大陸的政策。
這篇奏折很快就得到了明治的首肯,並聽取了新渡戶稻造提出的建議,開始對實行全國義務兵製,以在海軍為主的前提下加強陸軍常備軍的實力,並且考慮到財政收入的情況,果斷廢除了日本流行幾百年的各種貨幣,並設立國家銀行,發行統一的貨幣。同時改革農業稅,以榨取更多能夠使用的資本,用來投入到軍事的建設中去。
為了使日本早日能趕上中國,明治天皇還假惺惺地裝出一副節衣少食的態度,向全國發出詔令,要求日本國民為了國家做暫且的犧牲,拿出更多的金銀去換取西方世界的鐵艦,大炮,進而打敗中國。
日本的這些政策,在短時間內還起到了不小效果,可違背了當初“減免租稅”、“四民平等”口號。明治政府用各種手段從百姓口袋裏摸出了最後一個銅板,投入了瘋狂的軍事建設中。可是,日本政府這麼幹,也同樣損害到日本各方麵的勢力,尤其是那些維新後失意的武士,借明治政府壓榨窮人的手段挑起貧困農民的不滿,組成團體進而對抗政權。另外,還有一些受西方文化影響很深的民權論者,他們認為明治政府這麼幹是把日本推向萬劫不覆的困境,強烈抗議政府如此所為,還提出召開議會,萬事決於公論的要求。
這些,都給日本政府很大的壓力,明治天皇一邊下詔安撫各反對派,另一邊授意伊藤博文用武力消除普通武士階級的隱患,接著為了轉移國內反對的輿論,少許緩和了對普通民眾的壓榨,轉而把壓榨目標對向了日本周邊的少數民族。
日本國的一切變化,都在和珅的掌握之中。和珅派人以商人等各種形式潛入日本,聯絡那些失意武士,打入其中,並提供資金幫助,以激化日本各階級之間的矛盾。另外,和珅還把目光投向了與日本息息相關的兩個地方,那就是朝鮮和北海道。
朝鮮開國幾百年來,一直在中國羽翼下生存,同時也是日本視為踏上大陸的重要跳板。對於日本來說,他要想實行向往已久的大陸政策,第一步要麵對的就是彼鄰的朝鮮。
觀朝鮮史書,與日本之間大戰無數,要不是中國護著,朝鮮這個國家早就被日本滅了幾回了。所以說,不論是日本國中何黨何派,對朝鮮都有著想一吞而下的欲望,而和珅在資助失意武士階級的同時,也不忘記挑唆他們把目光放到朝鮮身上,以打開在明治政府治下的僵局。
至於北海道,中國又稱其為“蝦夷”,這個地方其實並不是大和民族的國土,而是阿伊努人自古以來的生存之地。而且查閱日本國史,北海道從未被日本納入領土之中,直到幾年前明治政府才強行占據了蝦夷,宣布成為日本的一份子,才改稱為“北海道”。
而阿伊努人同蝦夷之地被並入日本後,就成了二流賤族,如今明治政府為了發展軍事,更把主要的壓榨對象放到了可憐的阿伊努人身上,令蝦夷之地的阿伊努人叫苦不迭,極度痛恨和仇視占有自己土地,並掠奪自己財富的日本政府。
正因為如此,北海道對和珅計劃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況且日本占據北海道時日並不多,阿伊努人在民間的勢力還未給日本政府拆散,依舊為了自己的地位和生存和日本做著各種鬥爭。
和珅最主要的爭取對象也是阿伊努人,他派人悄悄登上北海道,以****使臣的名義暗中聯絡阿伊努族的族長,向他們表達了中國政府對阿伊努人遭遇的同情和幫助。這令得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阿伊努人頓時感激萬分,主動提出了請中國政府相助的請求,而此求也正中和珅下懷,在和珅巧妙安排下,阿伊努族暗中形成了對抗日本政府的組織和政權,並接受中國武器、軍事和行政各方麵的資助,打算在合適的時機脫離日本,取得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