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前言(1)(1 / 3)

按照心理學的相關定義,教育問題就是人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對於成年人來說如此,對於兒童來說亦然。不過,成年人和兒童之間存在一定的不同:因為兒童未成年,外界的指導就顯得非常重要,當然,成年人有些時候也需要指導。如果我們放心讓兒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成長,如果每個人生存的時間足夠長,例如兩萬年的時間,而且恰好他們的生存環境足夠好,那他們或許能夠最終適應現代文明,能夠適應現代成年人的行為規範。但是很顯然,人生短暫,一個人生存的時間及生存環境都不能如假設般美好,所以兒童的成長必須有成年人的關注和引導。

但對成年人來說,關注和引導兒童的成長並不容易,成年人對兒童的心理沒有絲毫認知。成年人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愛憎情感都存在一定的困難,更何況去了解兒童。所以,成年人認識和了解兒童,並且依據自己一定的知識儲備去指導和引導兒童就是更加困難的問題了。

鑒於兒童心理本身的重要性,加上對兒童心理的研究還能夠間接認知成年人的性格特點及行為方式,所以個體心理學會專門致力於對兒童心理的研究。與其他心理學不同,個體心理學不允許理論脫離實踐,個體心理學將研究集中於整體人格以及整體人格對其發展及可能出現的表現的有生命力的追求。從這一角度來看,個體心理學的理論就是實踐的理論,因為這一理論本身源於其對錯誤和謬論的認知;無論是心理學家、父母、朋友還是每個個體自身,誰了解了這樣的理論,誰就能夠很快將這些理論運用於實踐,通過實踐來指導人格的發展。

這種被個體心理學采納的方法使得這種心理學所有的闡釋彙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依據對個體心理學的理解,每個個體的行為都是由其整體的人格發起和引導的,所以,個體心理學對人的行為的闡釋都能夠準確地表現出這些行為間的關係,而這些行為也同樣折射出個體的心理變化。在前言這部分,我會嚐試對個體心理學的觀念進行一個總論性的敘述,然後在後麵的章節中詳細地闡釋前言這部分文字所提及的相關問題。

每個人的心理都充滿了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這是每個人的發展過程中不容置疑的事實。兒童自出生開始就在不間斷地尋求自身的發展,他們尋求著一幅偉大、優秀,甚至是完美的畫麵。這一畫麵是一種希望,而且無時不在,是每個人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追尋的。人的這種有目的的追尋活動決定著每個人一生的實際行為,甚至還能主宰人的思維。因為每個人的思維都與其生活的追求及生活方式一致,而不是客觀的。

整體人格依據每個個體的存在而存在。每一個個體都是由其整體人格所塑造的,是其人格的整體性和統一性的代表。每一個個體都是一幅畫作,同時又是這幅畫作的作者。這幅畫作的內容就是其自身的人格,但是每一個個體都不會是完美的畫家,也無法對自身的靈魂和肉體具備完整的認知。每個個體都是以經常犯錯和不完備的形式存在著。

在對人格建構的考察過程中需要注意,每個個體人格的整體及其特有的生活目標、生活作風都是建立在個體對生活本身的所有事實的主觀看法上,而不是建立在客觀事實之上。每個個體對於客觀事實的觀念及看法都不會是客觀事實本身。所以,即便人類生活的世界是由客觀事實構成的,但人類總是能以多變的方式去打造自我。每個人都會根據其對客觀事實的看法去打造自己,其中的一些看法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健康而且無誤的,但有些看法卻是不健康的,或者說是謬論。無論什麼情況下我們都應該想到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學方麵的問題,特別要想到的是這個個體在童年早期出現過的心理障礙,因為這些心理障礙及其他種種問題都可能影響到其此後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