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係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兩大部分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消化腺包括口腔腺、肝、胰腺以及消化管壁上的許多小腺體。消化係統的機能,包括了消化和吸收兩個方麵。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需要胃的蠕動以及小腸和大腸的吸收,還需要肝髒分泌膽汁,胰腺分泌的胰島素,以及肝髒的解毒等,不同食物需要的消化液不同。
從瑜伽和印度傳統醫學的角度看,胃火不足(胃動力弱),吃得太多、太油膩,或者食物的刺激性太強,未消化的食物堵塞腸道,以及緊張焦慮等因素,都會導致消化係統機能的紊亂。
第一節 瑜伽對人體消化係統的影響
從瑜伽實踐的角度看,清潔瑜伽中腹部收束法和腹部的轉動練習,可以有效按摩腸胃,清除積聚的殘餘物;通過增加核心肌肉力量的練習,可以增強內髒的功能;扭轉類的動作,可以按摩內髒器官的機能。
“You are what you eat”——吃什麼你就是什麼,傳統瑜伽非常強調飲食的結構和方法。印度阿育韋達養生學對於飲食有詳細的記載。瑜伽實踐的配合飲食的調理,可以促進人體消化係統的機能。
從中國傳統醫學的角度看,脾胃為後天之本,飲食失宜,生冷的飲食,以及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損傷脾胃功能,會引發一係列的消化係統疾病。“思慮過度,勞傷心脾”,過分的憂慮,也會造成消化係統的疾病。
瑜伽體位法能夠保持腹部肌肉的強壯和彈性,達到對消化器官的有效按摩,還能對腹部肌肉進行特殊、有力的內部按摩。腹部收束法對腹部肌肉進行縱向按摩,腹部旋轉功對腹部器官進行橫向按摩,而眼鏡蛇式、蝗蟲式、弓式等動作能夠拉伸腹部肌肉。腹部肌肉的力量還有助於保持腹部器官維持正常的位置,從而保證消化係統的消化及吸收功能順利運作,以供給機體充足的蛋白質、脂肪及糖。
由於消化係統受植物神經係統直接控製和調節,瑜伽運動特有的呼吸形式,可直接加大膈肌活動幅度,改變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興奮強度。有實驗研究表明,瑜伽練習者胃液分泌量、胃液酸度和蛋白酶含量均有增加趨勢。此外,瑜伽運動對腸胃有雙向調節功能,使胃腸蠕動亢進者變緩;而對胃腸蠕動出現病理性運動遲緩者,則可使胃腸蠕動加深、節律加快、肌張力提高、胃排空加速,從而有效地消除積氣,保持大便通暢,起到防治神經性腹瀉和便秘等消化道疾病的功效。
第二節 有益於消化係統的瑜伽練習
一、基礎練習
1.單腿屈膝團身(Half Leg Lock Pose)
仰臥單腿屈膝團身,也被稱為鎖腿式,這是一個簡單實用的體式。它通過腹部和腰背部的主動運動,促進胃腸的蠕動,按摩內髒器官,調和肝胃,幫助消化和排泄。
1)方法與步驟
(1)仰臥在墊子上,慢慢彎曲右膝,雙手交叉抱住右小腿,把前額輕輕貼在右膝上,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保持這個姿勢深呼吸9次左右,注意頸部要放鬆。
(2)稍做休息調整後,交換另外一側。重複3遍。
2)注意事項
(1)呼吸要保持均勻自然。
(2)易犯錯誤:頸部過分用力;屈膝後的另一側腿部容易離開地麵。
(3)禁忌:嚴重腰椎、頸椎病患者禁止。
2.雙腿屈膝團身(Leg Lock Pose)
雙腿屈膝團身是單腿屈膝團身的延伸,方法與要領相同,隻是雙腿一起團起。一般先練習單腿屈膝團身,接著練習雙腿屈膝團身,進一步起到調和肝胃、按摩內髒器官,幫助消化和排泄。
1)方法與步驟
同單腿屈膝團身。
2)注意事項
在練習過程中,如果出現放屁、打嗝、腸鳴等現象,不必驚慌,這是部分練習者尤其是長期便秘者在胃腸蠕動加強後的自然現象,不要感到害羞。練習一段時間後,這些現象就會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