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瑜伽對人體心理情誌問題的作用與實踐(2)(1 / 2)

第三節 心理情誌問題的飲食調理

人類作為高等動物,除了生理活動外,還有豐富多彩、紛繁複雜的心理活動。心理活動可以說伴隨人的一生,也影響著人的一生。好心情對於人類健康非常重要,現代醫學在19世紀創立了心理治療,心理谘詢興起於20世紀,主要解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困惑及煩惱。中醫認為情誌與人體髒腑關係密切,與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有密切關係。人有複雜多樣的心理活動,總結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即七情。七情與人體五髒相對應,肝在誌為怒,心在誌為喜,脾在誌為思,肺在誌為憂,腎在誌為恐。當七情在一定的範圍和程度內變化,能夠自我調控時不會引起疾病,但是當情誌活動異常且持久存在,就會產生一係列疾病。七情內傷以損害髒腑為主要特征。中醫認為不同的情誌異常致病時各自影響不同的髒腑,如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憂傷肺、驚恐傷腎。

中醫對於心理學的認識源遠流長,自古就認識到心理對健康的影響,中醫學稱其為情誌致病,並由此衍生出“情誌醫學”。情誌醫學是研究人的情誌活動即心理活動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可稱為“中醫心理學”或“中醫心身醫學”。

近年來,中醫學中的心理保健思想正在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個體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好的狀態”。由於“人類已進入情緒負重的非常時代”,當代社會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多發病和流行病。

從飲食養生的角度看,脂類是構成腦組織的重要物質,其中卵磷脂含量最多。服用大量卵磷脂,有利於細胞之間的聯係,可增強記憶力,改善腦功能,對神經衰弱有較好的療效;富含脂類的食物有黃油、大豆、玉米、芝麻、花生及核桃等。維生素E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劑,它能保護卵磷脂不受氧化失效;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PP(煙酸與煙酷胺)是神經係統新陳代謝的一種輔酶,具有催化作用,可促進了腦細胞的興奮和抑製。富含維生素B族、維生素PP和維生素E的食物:如豆類、小麥、胚芽、糙米、燕麥、小米、甘薯、卷心菜及海藻等。

適宜食用

小米、蓮子、酸棗仁、紅棗、麥仁、桂圓幹等食物有安神作用,咖啡、茶、酒等有興奮作用。蜂蜜可緩解神經緊張,促進睡眠,並有一定的止痛作用,蜂蜜中的葡萄糖、維生素、鎂、磷、鈣等能夠調節神經係統,促進睡眠。西紅花具有很強的活血化瘀、涼血解毒和解鬱安神的功效。

一、神經衰弱

1.關於神經衰弱

來自社會越來越多的壓力導致神經衰弱患者不斷地增加,神經衰弱已經嚴重影響著人們的健康。神經衰弱是指患者精神活動長期過度緊張,導致大腦的興奮和抑製功能失調,屬於神經官能症的一種類型。神經衰弱的表現有易興奮、易疲勞、失眠、多夢、注意力難集中、記憶力減退、精神萎靡、易激動、緊張愛挑剔、難以控製自己的情緒、肌肉可出現緊張性疼痛,還可能出現頭昏、眼花、耳鳴、多汗、夜尿多、陽痿等症狀。營養障礙時也會出現神經衰弱的一些症狀。饑餓時人可以出現疲勞感、注意力渙散、行動遲緩、頭痛頭暈、嗜睡或失眠等神經衰弱症狀,除食物以外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此外維生素B、維生素C的缺乏,水、鹽的攝入不足等等,都可以出現神經衰弱症狀。大腦需要的營養物質,除了脂類、蛋白質、糖類、氧氣和水分以外,其他如維生素、鈣、磷、鉀、鎂以及微量元素等也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