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我省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完善扶貧開發政策體係和機製,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9年11月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仲躋權率領省人大農委及省扶貧辦的負責同誌,赴撫順、阜新和朝陽3市及其所轄的清原、阜蒙、北票3個縣(市)進行了調研。
一、推進農村扶貧開發的主要成效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省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在省委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級政府正確領導下,經過各級扶貧及有關部門共同努力,社會各界熱心幫助及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的艱苦奮鬥,貧困地區呈現出經濟持續增長、社會不斷進步、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的良好態勢。一是貧困人口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到2008年底,全省農村貧困人口基本實現穩定溫飽,為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麵振興和社會大局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二是貧困地區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08年,15個扶貧重點縣GDP達到946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3.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67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20.6%、22.4%和18.2%。三是貧困鄉村致富產業初具規模。遼西抗災避災效益好、可實現持續發展的設施農業和遼東附加值高的特色產業的發展,已成方興未艾之勢。四是貧困地區公益事業快速發展。行政村全部實現通電、通路、通郵、通電話、通廣播電視,九年製義務教育落實到位,15個重點縣新農合參合率到2008年底達90.3%,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五是基層組織凝聚力、戰鬥力不斷增強。扶貧開發不僅解決了貧困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而且鍛煉和提高了基層幹部發展生產、民主管理、動員群眾的能力,堅定了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
這些成效的取得,是全省上下積極工作的結果。主要措施有:
(一)強化領導,明確目標責任。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推進農村扶貧開發作為全省的重點“民生工程”來抓,多次召開會議、出台文件,對加快貧困地區發展作出明確部署。認真貫徹落實扶貧開發省負總責的要求,實行一票否決。省級領導每人聯係一個扶貧工作重點縣,並堅持每年親赴聯係點現場辦公,解決急難問題。省、市、縣都成立了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扶貧開發的具體工作。
(二)加大投入,推進脫貧增速。2003~2007年省財政共投入扶貧資金11.78億元,年均投入2.36億元,重點用於貧困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開發致富項目。2009年,省財政安排扶貧資金26230萬元。省財政扶貧資金實行直撥縣財政專戶、由縣級財政報賬製度,效率高,專款專用,不誤農時,切實推進了脫貧致富步伐。
(三)整村推進,打造致富產業。全省以遼西北貧困地區和遼東貧困山區為全省扶貧開發的重點區域,並確定了15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一批重點貧困村。對這些貧困地區實施“一個瞄準”(瞄準貧困人口)、“五項重點”(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勞動力轉移培訓、移民扶貧、定點扶貧)扶貧措施。在整村推進過程中,各地堅持以產業開發為突破口,緊緊圍繞建設農業產業化生產基地,製定推進規劃,確定開發項目,培育以現代種養業和設施農業為重點的主導產業,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扶貧產業開發新格局。
(四)改革創新,完善扶貧方式。為使有限的扶貧資金發揮最大的作用,各地對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方式進行完善和創新。部分重點縣開展了對財政扶貧資金由過去無償使用實行滾動有償使用、貧困村成立村級扶貧資金互助社等試點,不但擴大了資金覆蓋麵、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還提高了貧困群眾持續發展、自我管理的能力。一些重點縣成功引進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小額信貸扶貧模式,為解決貧困農民貸款難問題闖出一條新路。
(五)以城帶鄉,推動扶貧開發。省直黨政機關定點扶貧作為一項製度,在全省已開展十多年。目前,省直有210個單位參與定點扶貧,幫扶17個縣、215個鄉鎮。2008年,省定點扶貧各部門共投入和協調資金4.2億元。沈陽、大連、鞍山持續開展了對口幫扶阜新、朝陽、鐵嶺活動。民營企業、社會團體等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扶貧開發。定點扶貧及社會各界扶貧已成為全省扶貧開發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農村扶貧開發麵臨的新形勢
我省農村扶貧開發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尤其是在我省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地區差距呈現逐步加大趨勢的嚴峻形勢麵前,扶貧開發工作將顯得更加艱巨而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