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回歸真我:認識自己、超越自我(1)(1 / 3)

敵人正是自己

馴鹿和狼之間存在著一種非常獨特的關係,它們在同一個地方出生,又一同奔跑在自然環境極為惡劣的曠野上。大多數時候,它們相安無事地在同一個地方活動,狼不騷擾鹿群,馴鹿也不害怕狼。

在這看似和平安閑的時候,狼會突然向鹿群發動襲擊。馴鹿驚愕而迅速地逃竄,同時又聚成一群以確保安全。

狼群早已盯準了目標,在這追和逃的遊戲裏,會有一隻狼冷不防地從斜刺裏竄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破一隻馴鹿的腿。

遊戲結束了,沒有一隻馴鹿犧牲,狼也沒有得到一點食物。

第二天,同樣的一幕再次上演,依然從斜刺裏衝出一隻狼,依然抓傷那隻已經受傷的馴鹿。

每次都是不同的狼從不同的地方竄出來做獵手,攻擊的卻隻是那一隻鹿。可憐的馴鹿舊傷未愈又添新傷,逐漸喪失大量的血和力氣,更為嚴重的是它逐漸喪失了反抗的意誌。當它越來越虛弱,已不會對狼構成威脅時,狼便群起而攻之,美美地飽餐一頓。

其實,狼是無法對馴鹿構成威脅的,因為身材高大的馴鹿可以一蹄把身材矮小的狼踢死或踢傷,可為什麼到最後馴鹿卻成了狼的腹中之食呢?

狼是絕頂聰明的,它一次次抓傷同一隻馴鹿,讓那隻馴鹿一次次被失敗擊得信心全無,到最後它完全崩潰了,已忘記了自己其實是個強者,忘記了自己還有反抗的能力。當狼群攻擊它時,它已經沒有勇氣奮力一搏了。

真正打敗馴鹿的是它自己,它的敵人不是凶殘的狼,而是自己脆弱的心靈。

最好的鏡子是你自己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應當有兩麵明鏡,一麵照他人,一麵照自己。

愛因斯坦作為一名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的一些奇聞軼事也在哈佛學子中廣為流傳。比如,下麵的這個故事是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授課時講述的:

“昨天,”愛因斯坦的父親說,“我和我們的鄰居約翰大叔去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那個煙囪隻有踩著裏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約翰大叔在前麵,我在後麵。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爬了上去。下來時,你約翰大叔依舊走在前麵,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麵。後來,鑽出煙囪,我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約翰大叔的後背、臉上全都被煙囪裏的煙灰塗黑了,而我的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

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約翰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髒得像個小醜,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裏去洗了又洗。而你約翰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幹幹淨淨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幹淨,於是,就隻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為你約翰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隻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

從此,愛因斯坦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輝。

神匣

有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鎮子,小到在地圖上很難見到它可憐的痕跡。外麵的人往往將它忽略了,以至於有些人認為它並不存在。

就在這個無名的小鎮上,卻生活著一個非常受人尊敬的老人。

老人已經很老了,他的重孫子都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冬天天冷的時候,老人倚在牆上曬太陽的樣子,使人想起一根毫無生氣的朽得掉渣的樹根。

老人很醜,年輕時就是一臉的麻子,不知什麼原因又失去一隻眼睛,到了年老時,一臉皺紋加上滿麵的滄桑,可以說從形象上絲毫無任何魅力可言。

但小鎮上所有的人,不管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是老實巴交的漢子,還是街頭胡鬧的浪蕩子,都對他畢恭畢敬。就連他在牆角眯著眼打盹,人們也要放輕了腳步,對他鄭重地行注目禮。

就是這麼一個行將就木、外貌醜陋的老人,又憑什麼享有神一樣的尊嚴呢?

據說他得益於一個充滿神奇的匣子。他那個外表看上去普通的匣子,為他贏得了至高無上的尊嚴。

關於那個神奇的匣子,有很多的傳說。

據說那個匣子是老人的爺爺從皇宮裏偷來的。老人的爺爺有妙手神偷的絕技,飛簷走壁,出入戒備森嚴的皇宮如入無人之境。且說那日潛入皇宮之中,滿眼奇珍異寶引起了他的興趣,他翻箱倒櫃,從一極隱秘、極安全的地方發現了這隻匣子,作為小偷祖師爺的他知道匣子非同小可,定是價值連城的寶物無疑,便迅速收入懷中,飛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