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大驚道:“們家師父哪裏去了?”
清風明月伏倒地,哭訴道:“師尊早已飛升而去,無事哪裏會留間?”
悟空又問道:“整個莊裏,隻們二?”
清風、明月含淚點頭道:“一千二百年間,師父所收的弟子要麼陸續飛升,要麼再入輪回……師父他老家卻不曾再收弟子了。”
悟空回頭謂玄奘道:“師父,弟子昔年曾受鎮元大哥之恩,少不得幫上一幫。”
玄奘點頭道:“此話甚是。”
兩個童子強打精神,對玄奘控背躬身道:“師父,裏麵請。”將師徒四引至殿上,忙忙去安置桌椅,又要去盛飯,玄奘忙擺手道:“仙童莫急,還是先去看看靈根要緊。”
清風、明月見狀,便引著眾向後園去。
兩個童子開了門,那樹倒椏開,果無葉落,二見狀又哭將起來。
悟空忙道:“莫哭,莫哭,一哭就膿包了!休要焦急,這參果樹是仙家寶物,老孫便去天界打聽一番,想法還們一棵活樹如何?”
清風、明月聽了,一聲不吭,直直跪地上磕起頭來。
八戒扯住他悄悄問道:“猴哥,醫容易,從沒聽過醫樹,要怎的?”
悟空道:“老孫少不得上天界東洋大海,遍遊三島十洲,訪問仙翁聖老,求一個起死回生之法,管教醫得他樹活。”
言畢,又謂二道:“們此等待,弄些飯食與師父師弟吃了,再弄些草料喂馬,老孫去去就回。”
清風明月忙取小菜,卻是些醬瓜、醬茄、糟蘿卜、醋豆角、醃窩蕖、綽芥菜,共排了七八碟兒,與師徒們吃飯。又提一壺好茶,三個茶鍾,伺候左右,須臾不敢離。
悟空縱身一躍,入了靈台造化之境,倏爾不見。
悟空入了靈台造化世界,不及訪拜故交舊友,徑上東洋大海,須臾便至蓬萊仙境。正然走處,見白雲洞外,鬆陰之下,有三個老兒圍棋,觀局者是壽星,對局者是福星、祿星。
悟空便上前叫道:“老弟們,作揖了。”
那三星見了,拂退棋枰,回禮道:“大聖何來?”
悟空笑道:“不瞞列位說,老孫因與鎮元大仙有舊,路過五觀莊時,見參果樹斷了根,便想搭把手。特來尋三位老弟,有甚醫樹的方兒,傳一個。”
三星聞言,心中也悶道:“好端端的天地靈根,竟會斷了根,何也?卻是沒方。”
悟空苦笑道:“老孫來得甚急,一時間竟忘了問。沒方也罷,老孫少不得再去別處尋訪。偏告訴眾去去就回,著實煩惱。”
壽星道:“大聖放心,不須煩惱。那鎮元大仙也與等有識。一則久別,不曾拜望;二來是大聖的情。如今三同去望他一望,就與道達此情,如何?”
悟空道:“感激,感激!就請三位老弟行行,去也。”辭別三星不題。
悟空又尋訪了許多仙家,都雲難醫。悟空便央道:“好歹去五觀莊瞧瞧那靈根,說不準便有法子了。”
眾仙家聽了,便一齊去往五觀莊來。
悟空來來往往,直至去觀音菩薩處,才尋得了醫樹之方。
卻說那觀裏大仙與三星、九老、帝君正然清話,忽見孫悟空按落雲頭,叫道:“菩薩來了,快接快接!”向下一瞧,笑道:“鎮元大哥,怎生現才來!”
觀音以淨瓶中真水,醫活了天地靈根,不必多言。隻見那樹果然依舊青枝綠葉,濃鬱陰森,上有二十八個參果。
鎮元子十分歡喜,急令取金擊子來,把果子敲下二十個,請菩薩、三星、九老、帝君複回寶殿,一則謝勞,二來做個參果會。清風、明月遂調開桌椅,鋪設丹盤,眾各食了一個,鎮元子亦陪了一個。
席上眾仙家問道:“可可的天地靈根,怎生忽然斷了根?”
鎮元子道:“兩個小徒,日前待詔飛升,正要魂飛魄散於天刑雷劫中,誰知參果樹已感應成靈,硬生生替他倆擋了下來。小徒無恙,靈根斷根也。”
眾聞言,俱感慨不已。
卻說玄奘師徒,次日天明收拾前進。那鎮元子決不肯放,又安排管待,一連住了五六日方行。
師徒別了上路,早見一座險峻高山。悟空那馬前,橫擔著棒,剖開山路,上了高崖。正行間,忽笑道:“鎮元大哥好手段,好心機。”
八戒道:“猴哥,此話怎講?”
悟空笑道:“天庭已無蟠桃,佛門於東土尚未成氣候。鎮元大哥借兩次草還丹法會,於天界、佛國外另辟靈台造化之境,好手筆,好手段!”l3l4
(四庫書www.sik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