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浦·金巴多
揭示社會角色的力量
社會角色指一個人在給定情景下人們期待他做出的一套由社會界定的行為模式。不同的社會情境,需要不同的角色。當你在家的時候,你可能扮演著“孩子”或“兄弟姐妹”的角色。當你身處教室的時候,你就是“學生”的角色。在這些不同的角色下,人們會迅速產生不同的合適的行為,通常情況下,人們可能沒有特別意識到社會角色的作用,但由金巴多和同事漢涅(Craig Haney)完成的這個有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使人看到這些力量發揮作用以後所帶來的令人吃驚的後果。
一個周日,一陣警笛聲打破了大學生湯米·懷特洛平靜的早晨。一輛警車在他家門口急促地停下。幾分鍾之內,湯米因為一種很重的罪名被捕並帶上了手銬。經過登記和留下指紋,湯米被蒙上眼睛,押送斯坦福縣監獄。在監獄裏,他被脫光衣服,噴灑了消毒劑,穿上囚服。囚服前後都有一個表示身份的數字。湯米變成了647號囚犯。另外8名大學生也這樣被捕並被指定了不同的號碼。
其實他們都是誌願者,是看到報紙廣告後應征而來,體驗一段為期兩周的監獄生活。通過隨機擲硬幣的方式,有些誌願者被分配擔當囚犯的角色,其他人則成為看守。所有人選都經過了很多心理測試,他們被確認為遵紀守法、情緒穩定、身體健康的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囚犯整天待在監獄裏,看守則8小時輪值上班。
這些學生一旦接受了隨機分派給他們的角色之後會發生什麼情況呢?處:於=看守角色時,原本溫文爾雅的大學生變得盛氣淩人,有時甚至殘酷成性。,看守們強調囚犯必須無條件遵守所有規則。他們總是構思一些新的花招讓囚犯們感到自己卑微無力。
第一天,大家還相安無事,但“囚犯”第二天便發起了一場暴動,撕掉囚服上的編號,拒絕服從命令,取笑看守。金巴多要求看守們采取措施控製住局麵,他們照著做了。他們采取的措施包括強迫囚犯做俯臥撐、脫光他們的衣服,拿走他們的飯菜、枕頭、毯子和床,讓他們空著手清洗馬桶,關禁閉。
作為囚犯,原本心理穩定的大學生很快就行為怪異。8412號囚犯早晨醒來開始失聲痛哭。他變得有些情緒激動、思維混亂,而且嚴重抑鬱。
第二天,又有3名囚犯出現類似的應激症狀。還有一名囚犯,當“假釋委員會”拒絕他的假釋請求之後,他全身都起了同心身因素有關的皮疹。因為觀察到這樣極其嚴重而且意外的情緒和行為後果,這5名有極端應激反應的囚犯被提前釋放離開了這個不尋常的監獄。到了第6天,漢涅和金巴多就被迫終止了原本預期兩周的實驗。
沒有人告訴參與者如何扮演角色,所有參與者都沒有參
觀過真實的監獄,但他們都學會了某些東西,知道有權有勢者和無權無勢者之間應該如何互動。在6天25個觀察記錄階段中,“囚犯”多表現得被動抵抗,而“看守”則變得比較專橫、支配一切和充滿敵意。
在實驗開始的時候,兩組人之間沒有任何區別,不到兩個星期之後,他們之間已經變得沒有共同之處了。尤其顯著的是,“囚犯”們懷疑分組並不是隨機的,他們認為看守的個子比他們高。雖然兩組人的平均身高是一樣的。
金巴多希望從他的實驗中得出一些普遍的結論:個人的性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般重要,善惡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環境的壓力會讓好人幹出可怕的事情。
心靈智慧點滴
每個人身處特定的情景下,就會受製於一定的行為規則,而這有時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後果。比如,由於對自己角色的認識,護士會過度服從醫生的安排,哪怕明知醫生開出的藥劑劑量遠遠大於規定的劑量。有26%的飛行事故的起因都是由於副機長過於服從機長的錯誤判斷。
人們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作惡,心理學家稱之為“路西弗效應”。在西方神話故事中,上帝最寵愛的天使路西弗後來墮落成了魔鬼撒旦。但是人們同樣能夠頂住壓力,英勇地違抗“路西弗效應”。首先是承認自己的錯誤,最後是拒絕為了所謂的人身安全而犧牲自由,相信自己能夠反對任何不公正的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