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這兒,誰是瘋子(1 / 1)

大衛·羅森漢恩

引起對精神病診斷效果的重視

如何區別正常行為和異常行為,是心理學的基本問題。如果行為異常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診斷為精神病,需要到精神病院進行隔離治療。一般情況下,判斷一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需要專業的心理醫生做出細致、謹慎的診斷。但是,精神病醫生真的能準確地診斷心理疾病嗎?診斷錯誤的後果又是什麼?羅森漢恩對此進行了探討。

大衛·羅森漢恩(David Rosenhan)的問題是:究竟是由於病人本身存在的特征,還是由於診斷者看到的病人所處環境或場合導致了心理學的診斷。他讓一些心理健康的正常人設法進入精神病院,看看這些心理健康的人是否能被發現。如果這些假病人的行為在醫院裏和在醫院外一樣,並且如果他們沒有被發現是正常的,那麼這就是環境因素的影響在精神疾病診斷中,重於病人自身因素的證據。

除了自己,羅森漢恩又招募了7個人(3女、4男,包括1名研究生、2名心理學家、1名兒科醫生、1名精神病學家、1名畫家和1名家庭主婦)來做假病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把自己送進12所精神病院。

所有的假病人都打電話到醫院並預約醫生。到了醫院後他們說能聽到“空的”、“轟的”和“砰”等聲音。除了這個症狀以外,所有被試者的言行完全正常,除了他們改變了自己的姓名和職業,給問診者的信息都是真實的。所有的被試者被收入不同的醫院。結果除一人外,其餘均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收治人院。

這些假病人的住院時間從7天到52天不等,平均住院時間為19天。

一旦進入醫院,所有被試者不再表現任何症狀而且行為正常。被試者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被釋放,直到他們分別說服醫務人員他們已經很正常才能被釋放,所有被試者都把自己的經曆記錄下來。最初,他們試圖隱藏這種行為,但不久就發現這種隱藏是沒有必要的,因為“記錄行為”本身就被認為是他們疾病的另外一個症狀。他們都希望盡早被釋放,所以,他們的行為表現盡量像正常人,與醫務人員合作,接受所有的藥物治療(其實是把藥物偷偷扔到廁所裏衝掉)。

實驗的關鍵發現是:沒有一個假病人被任何一個醫務人員識破。當他們被釋放後,他們的心理狀況被認為是“精神病恢複期”而記錄在他們的病曆中。

可是當醫院的醫生、護士和其他工作人員沒能鑒別出假病人時,有些真病人卻不那麼容易被欺騙。在3個假病人所在的醫院,118個真病人中的35個懷疑被試者不是真正的精神病人。他們對被試者說:“你不是瘋子!你是記者吧?要不就是來檢查醫院的。”

無論是被試者還是真病人,醫務人員與他們的交流是很少的,而且常常是古怪的。這個研究中通過假病人做的一個實驗是,接近不同的醫務人員,試圖與他們進行言語交流。

比如被試者說:“醫生,你能告訴我,什麼時候我稱霸地球嗎?”結果精神病醫生對他說:“早上好,戴維,你今天感覺如何?”然後就走了。

與嚴重的缺乏人際交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充足的藥物。這8個被試者在實驗過程中共收到2100片藥片。他們還注意到,許多真正的病人也偷偷地把他們的藥片扔到廁所裏。一位被試者說,他親眼見到一位女護士在白天病房裏滿屋子的男病人麵前調整自己的內衣,因為她根本沒有把精神病人當成真正的人看待,所以一點也不害羞。

心靈智慧點滴

一個人有可能偶爾表現出不正常的行為,不一定證明他患了精神疾病。但是,如果人們認定某個人“得了精神病”,就會產生一種思維定式,傾向於忽略對象的個體化特性。一個人一旦被貼上符合某個心理條件的“標簽”,那個“標簽”將掩蓋所有他或她的其他特征。這種做法最壞的影響是它可以變成自我確認,即當一個人在一段時間裏按一定方式對待時,他或她的行為也開始變成所對待的那樣。

另外,抗精神病藥物可以有效減輕許多病人的症狀,但是精神藥物大都對中樞神經、自主神經係統及其他內髒係統有影響,可產生涉及各器官、係統的不良作用。所以治療心理疾病最好采用心理治療方法,隻有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才能謹慎地使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