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寧南的途中,吳毅撿到個差點餓死的小男孩,男孩叫王小七,八歲了卻還十分削瘦嬌小,林子暄正想找個玩伴方便掩飾自己偶爾暴露的成年人舉止,見王小七還算乖巧,就央求父母收留了他。
林世傑見這孩子可憐,又聽他說父母都被洪水淹死,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便決定收留了。
“暄兒,王小七以後就是你的伴讀,這名字難聽了點,你給他取個新名字吧。”林世傑絲毫不顧慮人家小孩子的意願如此說道。
林子暄卻麵向小男孩問:“你願意換名字嗎?”
小男孩有點兒怕生,怯生生地看著林子暄,有些手足無措,用極細小的聲音說:“聽、聽老爺的……”
“那好吧,嗯,其實小七也挺好聽的,不如叫林笑七,笑是笑口常開,七還是你原來的名字,你覺得怎麼樣?”
“嗯,聽你的……”
林子暄也不知道林笑七懂不懂他說的意思,對方年紀小,估計也沒讀過多少書,名字對他而言或許並不是那麼重要,隻是一個稱呼,換了也沒什麼損失。
林笑七怕生又十分膽小,李氏交代了秋霜和春桃平日裏帶著他多學學規矩及如何照顧小少爺,還交代小虎照顧笑七。
行軍第九日酉時終於到達寧南,而這裏的情況卻比林世傑想象得更為嚴峻慘烈,他不禁擔心,自己真的能在一年內治理好寧南嗎?
寧南原本是個人口超過五十萬的大城,如今一場大水破壞了農田房舍,百姓食不果腹紛紛選擇搬離此地逃難。
街道上一片狼藉,雖然當地官員組織眾人清掃,可很多人連肚子都吃不飽,房子也沒了,誰還肯出力,官府也實在是亂作一團,毫無章法。
如今新的府尹上任,還帶來了朝廷捐贈的二十萬兩銀子,官員們仿佛看見了指路明燈,均早早在城門處等候著林世傑他們的到來。
林世傑到達寧南後,立即與上一任府尹進行工作交接,然後帶領其他官員巡視城內各處,而林子暄則陪同母親先去了他們在寧南的新家。
新的林府位於寧南城東邊,是一間四院住宅,據說房子主人是林世傑的世伯,聽聞林世傑一家要搬來寧南便十分慷慨地借給他們住,那位世伯喜歡帶著夫人四處遊曆,如今都不知去了哪裏。
林子暄暗暗咂舌,如今這世道又不太平,他們還真是膽大不怕死。
其實朝廷也有安排他們的新住處,隻是世伯的盛情難怯,而且這裏院子大什麼都不缺,搬來就可直接入住,甚是方便,至於朝廷安排的住處,隻能暫時空著了。
林子暄、林笑七和春桃、秋霜、小虎五人分在了一個院子,李氏把最大朝向最好的那間給了林子暄,叫秋霜他們打掃收拾起來,林子暄閑來無聊,喊上笑七一起開始新家探險。
晚飯時分,林世傑風塵仆仆地回到家裏,神情凝重,吳毅和胡衝兩人緊隨其後,均是一臉嚴肅。
“老爺,現在開飯嗎?”李氏遞給林世傑熱毛巾給他擦臉,又端來熱水洗手。
林世傑點頭,輕歎一聲,“先開飯吧,待會兒還要去一趟衙門,今晚就不回來了。”
李氏知道他忙,也沒多問,隻吩咐了開飯,吃飯時也是盡力照顧好林世傑,讓他多吃點兒。
吳毅和胡衝如今算是林世傑的貼身護衛,自然也留下來用飯,三人急匆匆地吃了飯,而後又急匆匆地回去衙門。
如此忙碌地過去了三天,賑災工作卻仍然沒太大進展,關於換取糧食的拍賣會也無心舉辦,寧南城內的受災百姓人數實在太多,雖然官府開設了粥棚施粥,也開放藥館為病人治療,可怎麼也不夠。
糧食、藥材、大夫無論如何也難以滿足需求,使得上力氣的百姓由官府征召到江邊修建加固堤壩,以防洪水再次泛濫,隻是卻導致城中缺乏了清掃和修建的人力。
林世傑急得頭發都白了好幾根,甚至常常忙得忘記了吃飯,最後更是索性在衙門住下了。
這一日,李氏帶著林子暄去寧南府尹衙門給林世傑送飯,林子暄坐在馬車裏,探頭張望窗外,見一堆人在粥棚處排隊等待領取免費的粥和饅頭,其中男女老少都有。
到了衙門,林子暄又是看見裏麵亂作一團,官員來來去去交遞消息,無論什麼事都跑來跟林世傑稟報,得了回複後才離開去做事,因為人數眾多,也是排起了長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