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均在猜測,皇帝會將太子之位授予哪位皇子。
九位皇子中,大皇子趙文昌如今二十一,封為賢王,去年迎娶丞相長孫女為王妃,生母乃當今皇後,朝廷中最看好他;二皇子趙文哲為寧王,其母寧妃早逝,卻有外公安丞相這個靠山,隻不過安丞相究竟屬意哪位皇子,眾人也是難以猜透;三皇子趙珍雲今年剛滿十八,被封為雲王,他與大皇子一母同胞,又喜歡結交江湖大俠,怎麼看也不會爭奪那皇儲之位。
至於其他幾位皇子因年紀尚小,仍留在宮中未受冊封,不過近日有傳聞說,皇帝十分疼愛才六歲的九皇子,眼看九皇子到了入學的年齡,眾人都在猜皇帝會選哪位官員家的少爺做九皇子的伴讀呢?
伴讀,說好聽是陪伴皇子讀書的光榮差事,說難聽就是給皇子打下手的倒黴蛋,不過人選方麵卻是極為重要,因為這將牽涉到皇子未來的勢力問題。
元肅帝仔細思量後,頒發了一道驚呆眾人的聖旨,此聖旨中不但讓林老將軍之孫林子穆為九皇子的伴讀,還喧了遠在寧南的林府尹家的小兒子林子暄回京,做七皇子的伴讀!?
朝臣們這下被弄糊塗了,倒不是因那林府尹家的老三也是林老將軍的親孫,而是……被禦醫判定為癡傻的七皇子有必要找個伴讀?七皇子可都已經八歲了,隻因先天的毛病而從未與別的皇子一同入學讀書,今兒個元肅帝下的究竟是怎樣一著棋呢?
三日後,當寧南的林府接到這道聖旨後,也都陷入了沉思,林世傑看向一副沒事人樣兒,正邊嗑瓜子邊翻閱賬本的寶貝兒子,眉頭皺得跟打了結似的,“暄兒啊,你看皇上這是個什麼意思,為何要讓你進宮作伴讀呢?”
林子暄微微抬眼,“皇帝那心思哪是咱能猜透的,爹啊,孩兒進宮倒是小事,反倒是仙雅居該怎麼辦,那可是咱家的老本,孩兒走了誰打理啊?”
李氏完全不在意地擺擺手,“少貧嘴,那仙雅居多的是人幫你看著,上頭還掛著你外公親書的牌匾,誰敢打它的主意。”
林子暄對母親嬉笑道:“孩兒不就是擔心生意被搶了嗎,這幾年來寧南做生意的商人越發多了,競爭激烈著呢。”
“那又如何,誰敢搶林大人家的生意?”
林世傑見母子二人完全一副輕鬆之態,不由深深歎氣,感慨道:“夫人這幾年倒是越發活潑,家裏少了暄兒怕夫人寂寞,家裏也沒那麼熱鬧了。”
李氏聽了頓時紅了眼眶,嗔怪道:“老爺,您幹嘛提這些個傷心事,妾身又如何舍得下暄兒……”
林子暄歎了口氣,大哥和二哥一年才回家一次,自己再離開,這個家隻剩下他們二老怕是會更加寂寞了。
“爹,娘,暄兒會時常寫書信回家報平安,大哥、二哥在外求學多年應當也快回家了,您二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為兒子擔心了。”
“傻孩子,做父母的哪時哪刻不是在為子女擔心的?你們好好的,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回報了。”
林子暄聽了萬分感動,走到父母身前跪下磕了三個頭,“暄兒決定在京城開一家仙雅居的分店,娘何時有空了就來京城遊玩,好吃好住絕對不比在寧南差。”
林世傑忍不住笑著拍了拍兒子的頭,“傻孩子,京城不比寧南,開分店之事還需好好琢磨準備,切忌操之過急。”
“爹放心,仙雅居都開了十幾家分店了,暄兒有經驗,不會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