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花轎外伸手扶她出轎輦的人終於還是徹底的失去了:墨亦秋,其實,我,不是不愛你,殊不知,當第一次你伸手扶住我的刹那,那一次融入我掌心的淺暖溫度,第一次,被風吹開的喜帕讓我看到你的整個精致的臉部輪廓的那一刻,你的眉,你的眼,你的唇,還有你的笑。那一刻,一切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

我以為自己的堅持能夠換取你的愛意,可是我的冷漠,你的怯弱,終於讓我們漸行漸遠,遠的讓我們最明白對方,卻也失去了對方。

*

寧王番外

墨亦秋——

曾經他是皇家紈絝公子的代名詞,他不學無數,最喜歡做的事,冷眼看周圍的一切,他的出生,定義了他的一切,高簷甌瓦,華麗的宮廷,金碧輝煌的大殿,珠環翠繞,暗香浮動,在奢華糜爛的生活中出生長大。

他的母妃曾經是正三品的嬪妃,祖父官拜禦史大夫,朝廷一品大員,出生高貴,不算極具美貌,但是個性溫和,平易近人,正因為這樣,她在後宮的地位才穩穩而居,多年來,在宮中沒有大榮大寵,也算得處事隨分,和睦宮人了。

於是,在母親這樣的背景下,他一出生,就跟母親一樣,在後宮沒有太多的注目,也沒有太多的平庸。在小的時候,皇上偶爾來到母親的宮室,總會叫人傳他到場,父皇偶爾在母親的宮殿中歇息,一盞茶的時間問他功課,傳喚一直照顧他的乳母,問他生活的近況,可是這一切,對於他來說,就像無聊生活的一記新鮮事,記憶中的父皇雖然溫和,但是偶爾眼眸裏麵也會出深邃的冷光,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總讓他冷汗直冒,退避三舍。

後麵,他漸漸長大,明白自己的父皇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的身上總是存在著一股霸氣,那是震懾天下的大氣,所以對於父皇,他不敢記得太深,腦海中的對他的印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

而後來他也漸漸明白了,母妃為什麼要趁著父皇在的時候多多傳喚他,尤其是他受到父皇讚賞時母妃眼裏的滿意笑容,格外的帶著一絲異樣的光彩,原來,自己的母妃也不像外表看起來那樣安分寡言,平靜淡泊。

後宮。一向都不是一個淡泊的人該存在的地方,長大後,他是這樣覺得。

在宮廷內,除了一些同父異母的公主姐妹,在所有的皇子中,他排行第三。

第三,一個不排前也不靠後的數值,在後宮中,他庸碌的長,默默無聞,卻有一種自己的個性和活力,他與其他的皇子們都不相同。

他不喜歡背書,可是一篇詩書幾乎看一眼就能記個七八成,這一點,在後來的回憶中。他認為,是唯一不比墨雲軒弱的地方。

墨雲軒看起來那樣拽拽酷酷的人小時候有一次還因為背不出詩書而挨太傅的手板心,他沒有,這算是他生命裏最滿意的部分了。

雖然他很聰明,在很多方麵本來都可以做的很出色,但是,他不願意在那些事情上費心。

他喜歡做的事,蹴鞠,鬥蛐蛐,冬天皇宮裏麵的幾乎每天都會演雜耍,他也喜歡看,尤其是裏麵的變臉,他很感興趣那些一張張臉譜是怎樣飛快的就變換出來,而且那些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的顏料,都很吸引他,甚至他還央求教雜耍的師傅教他,跟著師傅學了一段時間。

除了這些玩,然後,有一個最大的癖好,喜歡美女,他不僅看,而且還摸,偷吃,皇宮裏麵不論是妃嬪還是宮女隻要是美女他都喜歡,母妃宮裏凡是略微有些姿色的他都多少品嚐過。

其實,他一直都是這樣很隨性,很恣意的生活,捉捉蛐蛐喂喂鳥,各個皇子雖然偶爾在學堂裏會麵,還有盛大的皇宮家宴出場,其他雖然認識,卻根本說不上幾句話,甚至,兄弟間還是很容易一個爭鬥就打起來,他不喜歡卷入,因為太沒趣了。

陽光高照,夏季,他那個時候約莫十多歲,宛華宮後麵一塊空地,他躺在那塊光潔的大石頭上,晌午悶熱,人也是懶洋洋的,他一個勁念叨著沒趣——

身後的宮女丫鬟早被他派遣到一邊去了,他曬著太陽,眯眼翻了個身,再一抬頭,就看見大石後麵站在那裏有點悶悶的孩子,才五六歲小男孩——

那是他第一次和墨雲軒麵對麵的講話,認真的看他,他看著他小小的臉上帶著些許的稚氣有點乳臭未幹的味道。

但是他認識他,他的最小的弟弟,逸景宮的人,父皇最在乎那個宮裏的人,他和他的母妃婉妃都很受父皇的寵愛,婉妃他見過,是他記憶裏除開夏子漓,就是現在墨雲軒老婆的人,沒有一個比的過她的美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什麼的用在她的身上都是多餘,她體態輕盈,婀娜多姿,麵如桃瓣,腰似柳枝,身上還自帶一股體香,是一種清雅的蘭花香,他見過一次就念念不忘,可是,她是父皇的女人,他不敢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