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山勢險峻的大山之中,藏著大大小小數千個村落。村落有大有小,互相之間,隔著一片片老林。其中一個中型村落中,一片空地上,一個少年,手持一杆比他還要高出許多的大鐵戟,正在一板一眼的演煉戟法。
這少年,便是劉雲,十七歲,長相斯文,沒有一身鼓起的肌肉,更像一個書生。出生在一個大山環繞,以打獵和種田為生的小村子裏。山裏人崇尚武力,也崇拜力者,而他,怎麼看,都不像一個能成為力者的少年。好在山裏人善良,也沒人看不起他,倒也讓他有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不過,在這個力者縱橫,仙者當道的世界,在這個戰亂多發的國度,十七歲,也是他人生的轉折點,當然,好與壞,風雲一生,或者平庸一世,乃至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魂不得回歸故裏,在這一年,都將注定。
十七歲,是每一個人一生的轉折點,因為在這一年,所有大庸王國的人,都要前往軍中,檢測靈根,有靈根,可以習仙法,在軍中,做一個精銳。
當然,沒有靈根,也要參軍,做一個普通的軍士。
在這個仙者橫行的世界,每一戰,都有修者參戰,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普通的軍士,更多的,是炮灰。
大庸王朝,這是一個恥辱的名字。
這個名字,是一個戰敗了,被戰勝國奴役的國家,大庸,也是戰勝國大乾帝國賜下的名字。
當然,每一個大庸王朝的人,從開始的被迫接受,到後來的認可,幾百年下來,現在,已經沒有人覺得這個名字帶著恥辱了。反而,如今,所有大庸王朝的人,都以這個名字為榮。
因為大庸王朝,出了一個名揚大乾的牛人——羅振宇,那個率領麾下軍團,以一國之力,硬抗周邊諸國,打得大庸王朝周邊鄰國失聲的軍神。
有他的存在,大庸王朝,在大乾帝國所有屬國中,地位反而不低,大庸大乾,名義上,是屬國關係,實際上,更像是同盟關係。
大庸王朝國主一脈也明白,他們,依舊沒有戰勝大乾的實力,而且,他們也不再想著反抗了。
就算他們推翻了大乾帝國,國力必然也會極大衰弱,依舊會被其它王朝吞了。狀況,反倒更不如現在。
這,也是一個被長期奴役的民族的悲哀。
隻是如今,原本富庶的大庸王朝,卻是四麵皆敵,峰煙四起。國力每況愈下,長期的戰亂,國中人口比例嚴重失衡,內外交困。
好在大庸王朝有個羅振宇,倒也可以保得一方平安。
每一個大庸王朝的子民,都將羅振宇將軍,當成神明。
每一個大庸王朝的少年,都在做著一個夢——成為羅振宇將軍麾下一員,成為這支有鐵軍之稱的軍團的一員。
劉雲,也不例外。
十月下旬,大庸王朝疆內,莊稼,基本都已入倉。
大庸王朝將新兵入伍的時間,定在十一月上旬的第一天,而全國範圍內的靈根檢查,在十月下旬最後一天進行。
所有十七歲的少年,有上等靈根的,都會被王朝內的修者門派接納,成為修者。下等靈根的,少部分人,會成為仙者門派的外門弟子,為那些內門弟子服務,倒也一生衣食無憂。
但更多的人,卻會被送往軍隊,當成精英培養。至於那些沒有靈根的,卻隻能入伍,成為一名普通的將士,征戰殺場。這些人,至少有一半,埋骨荒野,孤墳一堆,枯骨一具。
好在大庸王朝,每個人,隻有十年的兵役,十年後,是去是留,一切隨己。
十月二十七大清早,劉雲便背著母親打好的包裹,來到了村裏的演武場。說是演武場,實際上也就是村裏留出的一塊大點的空地而已,平時作為村中男丁進行日常訓練的場所。
劉雲背著包裹,仿佛能夠聞到母親滴落的淚的鹹味。也是,這一去,至少十年,母子不得相見,甚至這一生,都難得再見一麵了。
相較往日,今日的演武場,人更多了,但卻少了幾分熱情,多了幾分離愁。
劉廣林陪著劉雲走到場中,心裏暗歎一聲,臉上扯了扯,算是笑了笑,隻是這笑,多了幾分苦澀。拍了拍劉雲肩膀,自顧自道:“小雲啊,去了,不管是做精英,還是做普通士兵,都不要給咱大庸國丟臉。”聲音卻有些發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