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寫在第一章卷末的話(1 / 1)

洛水訣這本書是我的處女作,從一開始構思大綱到落筆寫下第一卷的卷名,這個過程花費了將近半月的時間。期間和朋友一起討論劇情,討論人物,爭得不亦樂乎。我們倆曾經花了一晚上時間在考慮小說的結局,當然現在的故事情節距離結局還很遙遠,我筆下的人物隨著文字的蔓延,逐漸的擁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緒。他們可能會抗拒我為他們安排的命運,他們可能會做出出乎我意料的舉動……

我從動筆的那一刻起,便不是下棋的人,而是成為小說命運的一顆棋子了。

很久不曾動筆寫真正的文章了,上大學之前,寫的最多的是散文,上了大學之後,寫的最多的報告。前者因為文藝味兒太濃,如今的我隻好望而卻步。而後者已經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久而久之自然無味。

因此我一開始寫的時候,心中甚是彷徨,對劇情的把握,對節奏、對白、人物個性的控製,這一係列的要求撲麵而來,如同錢塘江上的潮水。

連載開始之後,我又忐忑的等著你們的反饋。幸運的是,我遇到了眾多和我誌趣相同的朋友;遺憾的是我不能認識更多這樣的良師與知音。

兩周的時間過得說快不快,說慢卻也不慢。然而我筆下的故事卻無視現實世界的種種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堅強的走到了第一卷的結束。

大家想必已經發現,序章的名字和第十五節的名字一致,這也算做是前後呼應了。這本書一開始的視角就是少年謝子楓的視角,他隻是滎陽郊外一個破落世家的子弟,父母雙亡,但是卻有兩個很厲害的師父和一群要好的夥伴。想來這也是傳統角色扮演遊戲的主流設定了。那麼,在大業十二年農曆六月初十這一天,準確的說是從午後到半夜,謝子楓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有些人是他認識的,有些人是他從未見過的;有些事是他計劃之中的,有些事是他不曾想過的。

我用悄然而至的客人作為章名,也是存著一個小小的謎題在這裏。各位看客也許問了,少年謝子楓遇到了這麼多人,哪一個才是悄然而止的客人呢?又或者所有他遇到的人都是悄然而至的客人?

其實李怡大小姐,王慕秋小和尚和大胡子張仲堅都不是。李怡大小姐的登場絕對不是悄然而至,而是出人意表的踩著少年的腦袋出現的;王慕秋小和尚雖然藏在拐角裏偷聽,但是他原本就是代海寺的人;張仲堅更是穩穩的坐在自己的客堂裏,優哉遊哉的喝著夔州黃,完全不把自己當外人。

那麼想必各位已經知道本章所指的客人是誰了。這個謎題暫時解到這裏,未來的事情會發展成什麼樣,我也不清楚。也許我這周末休息的時候回去開封建國寺找找掛單的袁天罡大神棍,請他為我推演一二。

玩笑話就開到這裏。再次感謝支持我的朋友們,序章結束,我們第一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