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縣委辦就像被投了石子的湖麵,漣漪不斷,一封封舉報信接連而至,都是舉報月全鎮檢查站不作為、亂作為的。
在林業賓館這家餐館裏,發生了一件讓人大跌眼鏡的事兒!
據說啊,隻要那些拉山貨的司機在這兒吃飯並給點小費,月全檢查站就像開了綠燈一樣放行。
這事兒就像長了翅膀,一下子就在雍平縣的大街小巷傳開了。
哎呀媽呀,這一傳開可不得了,月全檢查站平時可是號稱“鬼門關”,年年都能拿到林業局和縣委縣政府的嘉獎呢,現在竟然曝出這種醜聞,老百姓們哪能受得了?
一時間,大家都炸開了鍋,尤其是那些吃過虧的藥材商人,更是開始動用各種關係給政府施壓,揚言要把這事兒捅到市林業局去。
眼看著事情越鬧越大,黃嵩山終於坐不住了。
他火速召開了常委會議,直接處理了月全林業站的站長,把他移交給了監察機關,還給林業局局長孫傳福記了個過,然後大大方方地向社會公布了事情的真相。
緊接著,縣督查室也出動了,對月全鎮新集鎮搬遷的問題進行了調查,把搬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都給澄清了,縣財政還承諾在年底前把剩下的搬遷款全部付清。
前月全鎮黨委書記金論書一看事情鬧大了,趕緊向組織作檢討請求處分,想把這事兒扛下來。
不過黃嵩山可沒那麼好說話,直接批示:停職反省!
這樣一來,月全鎮的現任黨委政府總算是躲過一劫。
這兩件事兒可真是鬧得沸沸揚揚的,整整一個多月才算是平息下來,月全鎮也總算是恢複了往日的秩序。
再說說正在海西省的張天雲吧,這家夥一路風塵仆仆的,這次縣柑橘辦組織幹部對外考察,他二話不說就報名參加了。
由於參加考察的大多都是各鄉鎮的副職,張天雲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考察團的領頭人。
其實啊,他臨走前在月全鎮導演了一場“以毒攻毒”的好戲,心裏那叫一個煩躁。
於是借著考察的名義想出來散散心。
從雍平到海西省,上千裏的路,他的心情還是沒能平複下來。
一想到月全鎮這次鬧出的風波,他心裏就直打顫。
厲正剛和武德之這些人啊,拿著月全鎮的事兒說三道四,說新集鎮建設搬遷有貓膩,還證據確鑿呢。
他們還想利用大家都想讓月全鎮出事的仇富心理,把事情鬧大,好把金論書逼上絕路。
不過黃嵩山這家夥可是老謀深算,他打算不聞不問,等事情鬧到沒法收拾的時候再出手收拾爛攤子。
張天雲本想一舉兩得,結果月全鎮的社會穩定卻鬧出了大笑話,他這個黨委書記自然得背點鍋。
要是有人想借此機會把他調走,那簡直是易如反掌。
張天雲一走,月全鎮黨委書記的位置就成了香餑餑,厲正剛和武德之這兩個家夥,一看這肥肉,肯定得爭得不可開交,他們的聯盟估計得立馬散夥。
關鍵時刻,黃嵩山這個大好人出現了,他秉承著公平公正的原則,拉了厲正剛一把,既維持了平衡,又讓武德之和厲正剛之間產生了點小嫌隙,真是皆大歡喜啊!
不過呢,張天雲就成了那個倒黴蛋,金論書也得跟著吃點虧,張天雲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就這麼被別人給摘走了。
但你們知道嗎?厲正剛、武德之和黃嵩山這三個老狐狸,都沒想到張天雲其實早就摸透了他們的心思。
他居然自己舉報自己鎮裏的問題,而且一舉報就直擊要害!
“鬼門關”那可是縣委縣林業局樹立的標杆啊,結果被張天雲一棍子就給打回了原形,這社會輿論能不炸嗎?
縣委的標杆都塌了,黃嵩山能忍才怪呢!
不過張天雲這招也是厲害,既不讓黃嵩山的計劃得逞,還巧妙地把鍋甩給了武德之他們,讓黃嵩山覺得對手可能還有後手,得趕緊穩住局勢,不敢輕舉妄動。
最後金論書成了那個背鍋俠,張天雲則悠哉遊哉地躲過了一劫。
經過這一場風波,張天雲算是見識到了厲正剛的手段。
他能看到的,厲正剛當然也能看到。
厲正剛的勢力雖然被削弱了,政府也麵臨著失衡,但他就是不直接靠攏黃嵩山,免得被對方獅子大開口。
他左手拉著王平,右手拽著武德之,就這麼攪和出了一場風波。
其實啊,他這也是在利用黃嵩山不願意看到對手團結一致的心理。
看來厲正剛在栗子坪事件之後是真的長進了不少,也好好權衡了一番利弊。
換屆的日子不遠了,黃嵩山也快到二線去了。
厲正剛隻要保持現在三足鼎立的局麵,換屆的時候他再動用一下市裏的關係,往上升一升應該不是難事。
不過張天雲可沒想到,厲正剛為了這個目標,居然會這麼拚!
張天雲這家夥,在海西省溜達了好幾圈,別人都在那兒研究柑橘怎麼種,他卻在那兒琢磨自己是不是要來個華麗轉身,
畢竟青春正當時,退一步海闊天空嘛,以後想再往前衝也容易。
但具體怎麼個退法,他心裏跟漿糊似的,亂糟糟的,頭都快想炸了。
這幾天,張天雲的手機都快成熱線了。
先是縣裏開經濟工作會議,覃雲國一個電話打過來,說是等著他的“錦囊妙計”呢,搞得他像是最後的底牌,非得在這個時候亮出手裏的“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