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擇院的弟子們,喜歡叫陸羽辰師兄。那些大人物們,喜歡叫陸羽辰賢侄。但是更多的民眾們喜歡叫他陸羽公子。
陸羽辰的出身是如今虞皇親指的大學士陸靜,是朝中為數不多的重臣。與永安城很多大人物不同,陸靜大學士不會修行,連最起碼的境界第一層也沒有進入。沒有經過洗禮,記憶力與學識依舊遠遠高於常人,對於政治方麵更是有著很深的見解。
在民眾中有著很高的威望,這也造就了陸羽辰,從小就很受人尊敬,而他自己的表現也同樣讓人認可。
一年之前,那時候探花榜換榜也有一段的時間了,陸羽辰打敗了探花榜排名第五的道門道子。
第九與第五,看起來還有一段差距,可是事實早已經擺了出來。
陸羽辰的一句話是說給王景聽的,也同樣是說給很多人聽的,探花榜或許是一個參考,但是時間長了,就會看起來不那麼的準確。
聽到說話的人是陸羽辰,王景的臉色變的有幾分難看了起來。白淺說的話有一定道理,而道理就是事實,事實就擺在眼前。
夜明珠的光線仿若暗了幾分,清幽的大殿內陷入了短時間的沉默,然而這沉默又很快的被一道極為平靜的聲音打破,那聲音的主人,卻是一直沉默的道門天宇。
天宇的聲音很平靜,他的目光落在陸羽辰的身上,仿若落在了那座普通書舍,落在了略顯陳舊的筆岸上,淡然說到:“陸羽公子的大名何其震耳,若是先前,見到之時必定以身下相待,可是現在你我隔了一步的距離。”
“探花榜不知何時換榜,或許那時陸羽公子已然是榜首的名號。”
“你我兩人相距甚遠,那時或許不能登門道賀,恭喜的話如今算是提前道來了。”
入魄與神缺,兩個境界,一步就是一個分水嶺。
一步神缺和神缺,本來就是兩回事。
天宇的話聽起來很客氣,但是沒有一絲情緒,也沒有一絲真誠的意思。
很多人聽懂了這句話的含義:如果探花榜換榜,那時候天宇早已經神缺,上麵將不會有他的名字,朝鳴榜上或許能有一席之位。可是陸羽辰呢?他的名字或許會在探花榜榜首,很強,可是遠遠不及天宇的位置。神缺境界已成定數,往下的所有都是那般的無力。
…………
聽夜宴的規矩從始至終都沒有改變,樣樣的比試,可以由主持人提出題目,或者另外的大人物提出。
無所謂的口頭爭執,說到最後也是無用的。既然要說,那就不如來辯。
辯也就是,辯難、論辯。
提出這個建議的是落霞道人,而辯論的題目,則是由諸葛大人提出來的。
“子非魚”
“很早一些的年間,竹山大師兄與文聖大人在淇水橋上遊玩,大師兄說道:“淇水魚遊的多麼悠閑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啊。”文聖大人說道:“你不是魚,怎麼知道知道魚的快樂呢?”。
“是與非,知與不知,再有生與死。這就是今日的題目。”
諸葛大人以竹山大師兄文聖大人兩人的對話為引,進行延伸,歸於想象,看似明了十分,其實當中蘊含的乃是大智慧。
“道門,天宇。”
首先開口的人是天宇,與同門那些一心清修的師兄不同,天宇很崇拜自己的大師兄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