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夏氏幹脆就住到薑雲淺的屋子裏,一路能遇上或是遇到什麼事該怎樣,隻要是能想到的都跟薑雲淺說了,最後還讓薑雲淺多帶銀票。
說完想想,還是起身,借著昏暗的燈光,將銀票給縫到衣服的夾層裏,這樣也就不怕會在路上掉了,又給薑雲淺裝了一小袋的碎銀子,窮家富路,女兒在路上可不能受苦。
薑雲淺心裏是感動的,記得前世她嫁進陳家之前,夏氏也是連著幾晚睡不著覺,不住地跟她交待這、交待那,但當時的她一心都是嫁進陳家做少奶奶,那些話哪裏聽得進去?甚至還覺得夏氏嘮叨,為此還頂撞了夏氏幾句,如今想想,當時夏氏含淚又傷感的眼神,心都要莫名地疼上一下,隻是當時她怎麼就感受不到夏氏的母愛呢?
“阿娘,您放心吧,有王北哥和王南哥照應著,我不會有事的。”
夏氏點頭,“雖然他們可信,但很多事你還是要自己有數,靠人總不如靠己。”
無論夏氏說什麼,也不論是在理還是不在理,薑雲淺都答應著,直到夜色深了,夏氏怕薑雲淺明日趕路累,讓她好好歇著,可躺在床上,薑雲淺卻怎麼也睡不實,一會兒是前世的遺憾,一會又是今世種種,直到天色漸亮,起床時頭就有些沉。
洗了把臉,強打精神,還不能讓夏氏和薑方擔心了。本來說要去縣城時薑雲淺還有幾分期待,甚至雀躍,可真到了要離家這一刻,心裏卻真有幾分不舍,看薑方和夏氏擔憂的眼神,她幾乎就要脫口而出讓薑方陪著去縣城了。
可一想到她那個要舉家搬走的打算,還是把到嘴邊的話給吞回去,為了一家人將來的幸福生活,還是忍下一時的不舍吧。
夏氏又親手給薑雲淺束了發,之後同薑方一同把薑雲淺送到鎮上的藥材行,看王家兄弟也準備了馬車,還是讓徐繁跟薑雲淺一同去縣城,至少徐繁也見過一些世麵,跟著照應也放心。
王北王南也不反對,多徐繁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他們這次去縣城就不打算回來了,等治好肖天佑的病,肖天佑也該回京城了,到時薑雲淺回不回來也不一定,反正薑家人也要去京城,若是跟著岐王一同進京也能有個照應。
夏氏又攔著王北王南說了一堆路上要注意的事項,王北王南都耐心地聽著,半點不耐煩都沒有,他們的親娘去的早,家裏的親人也都死的死、散的散,雖然後來有王老太護著,卻也不能彌補他們對母愛的渴望,雖然夏氏對他們嘮叨多半是因為薑雲淺,但在他們看來夏氏對他們也很關心。
尤其是王南,早就把夏氏當成丈母娘了,無論夏氏說什麼,他都樂嗬嗬地答應,並保證一定會護好薑雲淺。
不管薑家是為何答應薑雲淺跟他一同去縣城,可能放心把薑雲淺交在他的手裏,王南心裏就要美開花了,這難道不是說明薑家已經把他當成半子看了?
馬車緩緩走出藥材行,薑方和夏氏忍著心裏的擔憂,沒有送出去,就是怕被人知道薑雲淺是同王北王南一同離開的。
雖說是去給岐王治病,但不明真相之前也怕被人傳出閑話。
直到馬車走了近半個時辰,薑方才和夏氏從藥材行出來,裝作沒事人兒似的往回走,順便想要買些東西回去吧,可鎮上大多數人家吃的都是朝廷發放的賑災粥,哪還有賣東西的?最後還是去了劉二伯家。
也沒空手過來,在懷裏揣了一條臘肉,用油紙包著,也沒敢多帶,就怕招了人的眼熱。
劉二伯家的日子還算好,之前有些存糧,之前鎮子漲水的時候都給放到梁上了,回來後也沒沾著水。但在這時候也不敢露富,吃的也是朝廷發放的賑災粥,最多就是夜深人靜的時候貼兩個餅子吃,比在劉家峪生活的他們可差了太多。
肉更是從水災過後就沒沾過了,所以薑方和夏氏帶來的這一條肉可是頂了不少事,中午吃飯的時候就切了幾片放到粥裏,可到最後誰也沒舍得吃,都給挑到劉文壯。
劉文壯這些日子也瘦了不少,卻還很懂事,非讓阿爹阿娘也都吃肉,不然他也不吃,劉二伯夫妻倆就假裝吃了幾口,劉文壯才高興地捧著碗吃的噴香噴香的。
夏氏瞧著心疼,如今鎮上這情況雖然餓不死人,日子也不好過,趁收拾碗筷的工夫就跟劉二嬸商量讓他們先去家裏住些日子,等鎮上情況好轉了再搬回來也不遲,至少家裏壯勞力多,就算不住在家裏,真有個什麼事也能照應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