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對父母的心中,都想要把子女種植成一棵樹,以年月培育,以心血澆灌,以無盡的愛鬆土施肥。有人會讓小樹苗躲避風雨陽光,結果栽培出溫室番茄;有人期望種出香蕉梨、蘋果橙,結果落得樹幹彎折、樹葉枯黃。父母並不知道,無論用什麼方法,栽培出來的孩子依然是父母的樣子。
三歲看八十——童年的終身作用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隻有蝴蝶停在上麵。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拚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這一首羅大佑的經典之作,已經成為無數學子難以忘懷的歌曲。
從這首歌誕生到今天,它已經成為陪伴學生校園生活的保留曲目。不管長到多少歲,每個人都能夠從《童年》裏找到自己的影子,清澈的池塘、茂盛的梧桐樹、聒噪的知了和期待中的漫長夏天。童年代表了人生中最無憂無慮的純真時光,也成為決定一個人性情、品格的重要時期。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八十”。字麵意思是,看一個人三歲時的樣子便可以推斷他八十歲的樣子。按照古文的習慣,這裏的“三歲”和“八十”都是虛指,這句話便可以理解為:“看一個人小時候的樣子,便可以推斷他未來人生的樣子”。
也就說,一個人是如何度過童年的,往往會影響他的一生。小時候便受到藝術熏陶的人,成年後可能在藝術方麵有所成就;童年期在科學方麵有所涉獵的人,日後不一定成為科學家,但是從事理工科行業的幾率比較大。
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人在成年後的興趣愛好往往來自於童年。就像有的人愛吃某一樣東西一樣,可能已經吃了好多年,卻沒有發現,這樣東西正是自己小時候愛吃的。品嚐美食的過程,就是回憶童年、追憶美好時光的珍貴時刻。
你還會發現,從小在海邊生長的人,無論以後生活在哪裏,最常吃的東西都是海產品;童年時期生活在山水之間的人,往往對各地的山水景致有特別的喜好。好像童年的樂趣藏在了大腦的某一個隱秘的角落,當相似的場景出現時,大腦就會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形成了神經回路的條件反射。
當然,童年期對人的影響還有另外一個方麵,便是補償作用。成年後喜歡吃的東西、想要做的事情,也可能是童年時想要吃、想要做,但是當時沒有完成的。就像《童年》中唱到的那樣:“福利社裏麵什麼都有,就是口袋裏沒有半毛錢,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當初的不滿足、不了解成為後來拚命追尋的目標。
同理,小時候便生活快樂、和父母建立起親密的依戀關係的人,往往更有自信,表現得天不怕、地不怕,甚少表現出自卑感。反之,親人疏離或者從小生活在破碎的家庭環境中,則可能引發一係列的認知和人格問題。
“三歲看八十”這句話雖然流傳許久,國內卻從來沒有專業的學者對這句話的真實性進行考證,相反,這句話引起了英國一些精神病學專家的興趣。眾所周知,英國人一向以嚴謹到近乎刻板的作風著稱,這些精神病學專家也不例外。1980年,一位來自英國倫敦精神病學研究院的卡斯比教授就和他的團隊調查了1000名3歲的兒童,並且對這些被試進行跟蹤研究。
23年後,也就是進入21世紀的第三年,卡斯比和他的團隊再次找到了當年的1000名被試。當年的3歲兒童已經長大,他們或者進入了高等大學深造,或者提前進入職業生涯,或者已經組建家庭、結婚生子。卡斯比教授重新訪問了這些人以及他們的親戚朋友,最後,卡斯比教授公布了他的調查結果。
卡斯比教授根據新的調查結果,將所有的被試分成了五種類型,其中包括充滿自信型、良好適應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約束型和坐立不安型。五種類型在1000人中所占的比例分別是28%、40%、8%、14%、10%。而這些人之所以會發展成不同的人格類型,和他們3歲時的表現有某種一致性。
幼童時期非常活潑、主動和小朋友玩耍、敢於爭搶玩具的人,成年後也非常開朗,性格堅強,做事果斷,在求學、職場和生活中都表現得很有自信,成為充滿自信型。
幼童時期性格隨和的人,成年後相對沉著、冷靜,不容易因為環境、人事的改變而心煩意亂,屬於良好適應型。
幼童時期不喜歡說話、性格內向的人,成年後依舊會繼續發展這種性格,表現得沉默寡言,對周圍的人和事不太關心,並且喜歡隱藏內心真實的感受,生怕個人感情受到傷害,成為沉默寡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