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溫和發展倒也沒有問題,當良性標簽、中性標簽轉變為負性標簽時,就可能激發孩子的越軌行為。在處理越軌行為的過程中,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喜歡給越軌者貼上“壞孩子”、“不良分子”的標簽。當標簽的定義被當事人接受,並且納為自我形象時,原本善良的、希求回歸“正常人”的孩子就會確認自己是壞人,被迫隻能和壞人為伍,從此做出更加惡劣的越軌行為。
可惜,中國的家長一向講究的是“挫折教育”,也就是采用批評、懲罰甚至貶低的方式來激勵孩子進步。因此,許多家長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張阿姨家的寶寶多會說話,你看看你”、“隔壁的明明已經背下來一百首唐詩了,你每天就知道玩”、“看看人家孩子多乖,從來不吵不鬧”。在許多人的童年記憶中,總是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雖然不知道他姓甚名誰,但他就是永遠比我們聽話,比我們聰明,比我們成績好。
其實,在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是非常成熟的時候,家長這樣的“激勵方式”往往變成“虐待的手段”。盡管有些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卻常常因為沒有掌握合適的方法而適得其反。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孩子考試不及格,爸爸一直罵他:“你就是笨,怎麼學都學不好了,你個沒出息東西。”這就是人身攻擊,屬於精神虐待。長此以往,孩子不僅很難取得好成績,還會失掉學習的自信心。
反之,如果爸爸跟孩子說:“你這兩個禮拜一直打球,都沒有好好讀書,現在考試不及格了,你說怎麼辦吧?”相比之下,這樣的批評要溫和許多,還能在保護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前提下,起到激勵的作用。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會影響其對自我價值的判斷。一個自尊心經常受到打擊的孩子,自我評價也會非常低。比如,媽媽總是說“你這麼胖了,怎麼還吃”、“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你還能幹好什麼事兒啊”……即使是生活中的小事,累積起來也是一個龐大的負擔。如果孩子從小就處在充滿負麵情緒的環境中,孩子容易變得自卑,遇事逃避,甚至發展為偏執型、依賴型人格。說嚴重點父母的一言一行往往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命運。
最愛的人已遠走——隔代教養
格非是一個上班族,平時和妻子上班忙,因此女兒一直由嶽父、嶽母照顧。在女兒上幼兒園之前,每天的穿衣、吃飯、下樓玩耍都是由嶽父、嶽母代勞。可是,自從女兒開始上幼兒園,諸多問題就開始暴露出來。
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女兒總是東瞧瞧、西望望,不是拿個玩具在手裏玩,就是先玩一會兒再吃兩口。等她想要吃飯的時候,不是飯菜涼了,就是用餐的時間過了。每天沒到放學時間,女兒就跟老師說餓。為此,老師曾經不止一次跟格非聯絡,希望爸爸、媽媽能夠配合老師,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格非觀察了幾天之後,才發現女兒不好好吃飯的根源所在。原來,當他和妻子不在家的時候,嶽父、嶽母總是追著孩子喂飯。不管孩子在餐桌上玩玩具,還是在客廳裏跑來跑去,兩位老人一定是跟在她屁股後麵,一點點喂她,直到她吃掉了一碗飯為止。
嶽母的說法是:“不管怎麼吃,總是要讓她吃飽吧,不能讓孩子餓肚子啊!”格非的觀點則是:“孩子不能這麼寵著,要讓她養成良好的習慣,否則的話,幼兒園的培養就沒用了。”因為意見不合,格非和嶽母爭論得麵紅耳赤,為此,妻子還和他鬧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