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解夢之模塊分割(7)(3 / 3)

一個為研究而奮鬥終生的女人

“我夢見自己在翻看一本畫報,但是耳朵裏卻聽到了非常清晰的解說聲,我當時的感覺就是我在看著電視的資料照片,同時聽著播音員的解讀。這本畫報之中有幾頁好幾十張照片都在介紹同一個女人,我記得她的名字是三個字,但是我卻沒有聽清到底是哪三個字。畫外音說,這個人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的成績一直都是最出色的,大學畢業之後她選擇了出國留學,後來又回到祖國參加祖國建設,在過去的十幾年的時間之中,她一直在研究一種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因此沒有能夠記住的花的栽培技術。直到今天,她也沒有能夠將這種研究完成。我手裏的照片都是按照年代的順序編排的,展現了這個女人不同時期的麵貌,裏麵包括了學習照、生活照和工作照。從這些照片之中,我能夠看到一個女人生命的演變過程,每一張照片的下麵,都附有一個簡短的說明,竟然是“××花含苞待放”,“××花小露芬芳”,“××花怒放”,“××花枯萎”這樣的字眼,所對應的是這個女人從年少到年老的整個過程。最後一張照片上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鑠,她走在田埂之上,後麵跟著十幾個相同年齡的女人,她們帶著自信的微笑,大步向前走著,田埂的兩側是齊腰的植物,那就是沒有開花的××花。這個時候畫外音說為了××花的栽培,她們依然在努力,與此同時我們的主人公為了在研究成功之後能夠將論文寫好,已經開始了自學文學的道路,她想要提高自己的文學水平。我看著最後一張照片非常驚訝,因為那個老人臉上的平和與坦然讓我感到困惑,我不知道她為什麼能夠活得這樣有精神。”

夢境解讀

這個夢境是做夢人在1997年6月26日所做的。在做夢的那段時間,對於青春流逝的驚恐一直占據著做夢人的心靈,左右著做夢人的情緒。做夢人仿佛隨時都能夠感覺到生命的流逝,卻無法把握與控製,做夢人還有許多的理想想要去實現,但是時間卻在逐漸變少。因為做夢人有這樣的心理擔憂,所以這個夢境很明顯就是做夢人自己的心境的一種反映,但是做夢人是一位男性,為什麼夢境之中的主角卻是一位女性呢?這是因為潛意識擔心這種夢境對於做夢人可能會產生非常大的心理刺激,所以就將主角變成了一個女人,這樣就可以緩解做夢人的心理壓力,不至於出現使其太過焦慮的情況。

這個夢境可以分成三個模塊,第一個模塊就是沒有聽清女人的名字,第二個模塊就是翻看女人的畫報,第三個模塊就是心裏的困惑。在第一個模塊之中做夢人沒有聽清女人的名字實際上是潛意識故意的,因為無名人也象征了所有的人。夢境之中的那個女人的結局也正好是做夢人內心的擔憂。第二個模塊之中的照片同樣反映了做夢人內心深處的擔憂,逐漸衰老的女人是最直接的表現,女人所奉獻的事業是××花,這加深了整個夢境的悲劇色彩,因為女人就被人比作一朵花,一個簡短的附言和照片對應,說出了女人的生命正在走向枯萎。女人在求學時期的輝煌與最後的失敗的對比,讓這種悲劇更加的讓人心痛。在睡覺之前,做夢人曾經看到過關於畫家陳逸飛的文章,在最後還分析了大師之所以會成為大師的主觀的與客觀的因素。做夢人是帶著思考進入睡眠的,所以夢境之中的那個女人的求學經曆也與陳逸飛有一定的關係。第三個模塊是最值得我們去注意的,女人幾十年的努力沒有成功,但是她卻沒有放棄,女人在照片之中表現出來的坦然與平淡衝淡了前麵的悲劇氛圍,實際上也是做夢人對於自己的一種安慰——隻要努力了,即使失敗也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