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風流王 第兩百一十七章 大祭司(1 / 2)

虞青梧懷著對那所謂的‘巫祝’的好奇和一絲期待打開了房門,正好看到已經算是王府管家的盧虎卑躬屈膝的等候自己。

一見虞青梧出來,盧虎的背彎的更低,抬頭正想說什麼,卻發現虞青梧比進房前臉色更差,他當即問道:“殿下,您沒事吧?”

“上前帶路吧!”虞青梧擺擺手,示意盧虎帶路。

見虞青梧並沒有說什麼,身為仆人的盧虎也不好再追問,當即帶著虞青梧向聽風閣而去。

此時已是酉時,換作夏日的話或許還未完全日落,但在冬日卻早已漆黑一片。不過王府中已經掌燈,雖說不至於亮如白晝,但也不會說伸手不見五指,反倒這王府內的假山、水池、玉雕因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有些夢幻的色彩。

聽風閣座落於王府的中心,在方圓近二十丈的小湖的中央,閣高五層,雕龍刻鳳,整個閣樓都作了鏤空處理,坐於其中完全可以看到、感受到外麵的風聲,故此取名‘聽風’。

王府中樓閣不下十數,至尊閣乃是主閣,本事人皇下榻之處,而今成了虞青梧的臥榻,而聽風閣則是副閣,用觀景之用,兩閣相距並不遠,故此二人並未行多久便來到了湖畔閣前。

聽風閣與四周岸邊都架有浮橋,虞青梧隔著老遠就看到湖中閣內或站或坐了七人,其中那大喇喇坐著的魁梧之人,正是大牛,而其對麵則坐著一位神情恬淡的儒雅中年,其後站著五位身著內官之服的內官。

“殿下,巫祝大人就在閣中!”盧虎停在浮橋前,指著湖中樓閣說道。

虞青梧點點頭,一邊踏上浮橋,一邊衝著湖中說道:“巫祝大人前來,本王有失遠迎,罪過罪過!”

一聽到聲音,閣中幾人當即起身轉向虞青梧。

“師父公子!”

“參見殿下!”

幾人各自稱呼不一,此時虞青梧已走到了閣內。他看著那一身便服的儒雅中年,笑道:“巫祝大人,別來無恙!”

眼前這儒雅中年正是大夏皇朝司掌祭祀、祝告的神職官員,表麵上是九卿之一春官宗伯的下屬,實際上卻專奉人皇,與龍雎有些類似,都是那種官職並不算頂級,但地位不低的人。

當日出征時,正是由此人主持,隻不過當時他身上穿著巫服,臉上畫著巫文而已。

“感謝殿下惦念,蚩林此來是奉陛下之命!”巫祝蚩林躬身執禮道,說完對著身後的內官抬了抬手,他身後兩位托著紅木盤的內官當即上前。其中一個紅木盤中裝有玄色服飾,另一個則裝有一塊半個巴掌大小的玉潤虎印,上麵刻有‘天威’二字。

蚩林指著這兩件東西說道:“殿下,這是朝服和天威軍的將印虎符。”

虞青梧點點頭,示意一旁的大牛將這兩樣物件端下去,而後擺擺手示意那幾位內官也下去。等到所有人退下後,他一邊坐下一邊示意蚩林也坐下,而後說道:“巫祝大人姓蚩,想必是巫族之人吧?”

聽到虞青梧的話,坐下了的蚩林明顯一愣,隨後目露恍然之色,道:“殿下來帝都時日不長,對這些事應當是不了解的。”頓了頓,他繼續說道:“殿下說的不錯,下臣正是巫族之人,事實上從黃帝之後,巫族都會有族人來中原任人皇座下的巫祝之職,下臣是這一代巫族的大祭司,故此被選任為大夏的巫祝。。”

巫族就是九黎族,乃是南邊的一個小邦,三皇末期,神農歸天,人間大亂,北方有熊氏軒轅有人皇之相,但南邊九黎族中的首領蚩尤不服,故與之爭人皇之位,幾戰幾勝,直到軒轅請天神相助,最終才在涿鹿打敗蚩尤,奠定人皇之基。

蚩尤是九黎族的先祖,該族自涿鹿一戰後元氣大傷,從原本的大國淪落為中原附庸的小邦,而且因為該族之人巫術能通鬼神、祭祀,為了延續血脈,他們每代都會遣送最出色的族人來中原擔任巫祝之職。

“原來如此。”虞青梧露出恍然之色,隨即笑道:“本王曾聽說巫術神秘莫測,尤以蠱為最,傳聞當年軒轅黃帝就差點死在了蠱毒之上!而且蠱分多種,有殺人者,亦有救人者,可有這回事?”

蚩林像是早已知道虞青梧會說什麼一般,臉上始終不動聲色,在虞青梧話落之後,他也不直接回答,反而問道:“陛下言稱殿下身體不適,特遣下臣來看看,而且聽說殿下乃是驅魔虞家後裔,下臣想,殿下十有八九是想問下臣的蠱有沒有抑製魔血之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