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外祖母都沒想到,你會是這個打算。雖然商賈地位不高,但隻要能養活自己,有技藝傍身,比虛名重要。”
大舅董潛喜道。
“我也這麼認為,衣食住行,衣食放在首兩位,可見其重要!”
二舅董涓也讚同。
三舅董潛附和,“每次回府,無論當時心情多麼煩躁,隻要能吃到詩音做的肉幹和醬菜,心情都會得到撫慰。
所以,亂世之中,能用美食給人慰藉,也是很了不起的事!”
表哥徐少卿深有體會,每次表妹捎帶回的吃食不少,但爹娘喜愛,完全不夠分。他從學堂回來,基本已經見底了。
“我娘現在很少露出那麼開心的表情,每次都是表妹捎帶吃的回來……”
聽到季詩音是這樣的,三位舅舅和表哥總算露出放心的神情。
“先前你外祖母還擔心,雖然覺得你的分析不錯,如今你已及笄,婚姻大事遲早被季逢君和王氏拿捏,不可能在萬佛寺久住。
流放之路雖然凶險,江州地偏貧瘠,但總好過被季家人拿捏。
顧世子雖有玩世不恭之名,但從未有品行不端的傳聞,永平侯和夫人親自教導,錯不到哪裏……
這次大梁主將被殺,沒牽連侯府其他人、收下將士可見心裏也是個有成數的。
你外婆隻是擔心你路上的安危,以及在江州以後的生活……
聽你這麼一說,我們反倒有信心了!”
季詩音淡淡一笑,問幾人:
“舅舅們來的路上,可聽說王家的事?”
大舅董謙朝門外看了一眼,元子和杏仁會意,立即守到門後,防止院外有人偷聽。
“聽說了大概!”
董謙道,“馬車經過時,聽見了街上沸沸揚揚,讓車夫稍作打聽,因急著趕來,沒有細探究竟。”
董謙後知後覺,瞪大眼睛,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是你……派人做的?”
季詩音點頭,“我娘的死,跟王家人有關。他們買通了季府廚娘,讓還是胎兒的我體量巨大,母親難產血光而亡。”
竟是這樣!
關於妹妹當時生產的情況,雖然請的穩婆和醫女都有說過,胎兒過大導致,他們也曾懷疑王氏、提出質疑,但季逢君紅軍矢口否認,還說太師府不知好歹,鬧得不可開交!
董家曾派人詳查出入季府的可疑人員,但蹲守幾個月,確實沒有發現可疑的人,沒想到幕後主使,竟然是王家人。
他們一早就盯上季府主母的位置,所以想斬草除根,讓妹妹騰位置!
細節和當時對上,董家人幾乎立馬就相信了季詩音的說辭,同時又深深自責,覺得作為兄長失職,當時沒有徹查清楚。
難以想象,外甥女士在如何艱難的情況下查明真相。
“我在萬佛寺,除了舅舅教的箭術和彈弓,還學了別的本事,舅舅們可以放心。”
季詩音隱晦解釋,元子和杏仁點頭,說明這事與她們無關,是小姐一人做的。
董潛幾人震驚,以為外甥女的身手,是在萬佛寺期間學習……
關於這個美麗的誤會,元子和杏仁都沒有糾正。
表哥徐少卿起身,做了一個“請”的姿勢,邀請季詩音過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