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抑鬱是快樂的殺手(1 / 1)

抑鬱症是心理疾病,一種情緒障礙:以持續的情緒低落、悲傷、失望、興趣下降、無樂趣為主要特征,常伴隨緊張不安、失眠早醒、體重下降、周身不適等軀體症狀。一些容易引起抑鬱症的生活事件包括:喪偶、子女死亡、父母死亡、離婚、父母離婚、夫妻感情破裂、子女出生、家人亡故、被開除、被刑事處分等。

抑鬱症常見的症狀包括:情緒低落、心境悲觀、愉快感喪失、自我感覺不好、對日常生活興趣缺乏;常有自我責備、自我評價降低、持續性疲乏;睡眠差、沒有食欲、記憶力減退、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學習、家務能力下降;心煩意亂、渾身說不出的難受及疼痛等。對自己沒有信心,對自己所做所想的事情抱有懷疑,悲觀地想象自己的將來,失望乃至絕望的想法。

輕度抑鬱症會感到內心痛苦、生活質量下降、社交能力下降,易患病且加重原有軀體疾病;嚴重抑鬱症患者會自責、絕望、難以控製疾病、出現自殺念頭或有自殺企圖,嚴重影響甚至喪失生活和工作能力。

讓我們看這樣兩個故事:

故事一:做了媽媽她變怪了

北京市朝陽區27歲的麗麗生下小孩後,突然變得極易悲傷,常常為了一點小事就耍小脾氣,並且經常暗自垂淚。家裏人誤認為她小氣,自恃生了孩子有功勞,嬌貴起來了,一度搞得家庭關係緊張。

麗麗覺得很委屈:“我也不知道這是怎麼了?我現在經常失眠,還老做一些亂七八糟的夢,因為睡眠不好,所以我精神也非常差,白天老想睡覺,精神也不集中。我的胃口也不好,經常沒有食欲。有時候自己也覺得為那點小事不值得哭,可想著想著,眼淚就掉下來了,總是喜歡去想那些不開心的事情。”

在一位朋友的建議下,麗麗走進了心理谘詢門診。診斷結果出來了,原來麗麗得了抑鬱症。

故事二:帥小夥莫名要自殺

張濤是一所機關單位公務員,23歲,家中獨子,人長得英俊瀟灑。按理說,他應該很快樂。可最近家人發現他很反常,一會兒情緒高昂,一會兒又非常消沉。

開始,父母把這當成年輕人情緒化,也沒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家人發現他取下高壓鍋的墊圈,把釘子釘在廚房的牆上準備上吊自殺,一家人這才慌了神,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把他送到醫院。醫生告訴他的父母:“你兒子得了抑鬱症。”

抑鬱是一種很普遍的情緒,可以說人的一生總有某段或長或短的時間生活在抑鬱中。從海灣戰爭的戰場上歸來,患有重度抑鬱症的唐師曾這樣說:“小崔(崔永元)說抑鬱症患者都是天才,像打碎自己腦殼的海明威和川端康成……如果小崔沒有騙我,那我這個‘重度抑鬱’就一定是重量級天才。”

抑鬱就像一個魔鬼,時刻準備偷取每個人的心理健康。所以,在抑鬱剛出現苗頭時,就應該及時治療,千萬不能拖,否則將貽害無窮。

抑鬱治療可分為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兩種。

藥物治療主要是通過藥物改變腦部神經化學物質的不平衡,包括使用抗抑鬱劑、鎮靜劑、安眠藥、抗精神病藥物等,來達到控製病情的目的。

心理治療主要是改變病人不適當的認知、思考習慣或行為習慣,幫助病人分析問題的來源,教會他們如何應對生活中的各種誘發抑鬱症的事件,減少導致抑鬱的行為。比如:和自己認為非常信賴的朋友,在坦誠、融洽的氣氛中一起尋找抑鬱的原因;強製自己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通過旅行、觀光、遊覽、去父母或朋友家小住,分散注意力,保持愉快的心境;選用自己適宜的體育運動鍛煉,直至自己身體剛剛感到累為止。

心理學小貼士

在抑鬱症患者中間,自殺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危險行為,抑鬱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殺手,如果你不小心讓抑鬱纏上了,不要諱疾忌醫。在生活中保持積極心態吧,讓自己的心情永遠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