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3歲決定孩子一生(1 / 2)

常言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並非空談,科學研究顯示,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孩子3歲之前的生長發育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變化。身為家長,隻有把握好3歲之前的黃金期,孩子才會按照其自身的生長發育特點,發揮出潛能,健康成長。也就是說,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

腦科學和生命科學的最新研究表明:兒童的腦細胞組織到3歲就已經完成了60%,這時期的兒童腦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出生之後的最初幾年是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開發大腦潛能必須盡早。我們知道,出生時人腦有1000億個神經元,之後不再增加。剛出生時孩子的大腦共有50億個突觸;出生後第一年,突觸數目會增加20倍;3歲時大腦大小即是成人的80%;4歲時,腦的代謝達到高峰,腦逐漸成熟,對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這一年齡的孩子之所以會不停地動,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在不斷獲得信息,能量消耗比較大,需要的營養比成人要多,身體發育同時也加快。

美國科學家利用“正電子發射計算體層攝影”技術,對幼兒大腦的發育進行掃描觀察,發現孩子在出生之後,由於視、聽、觸覺接受大量的信號刺激,腦神經細胞之間建立聯係的速度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而且研究表明,3歲以後,大腦的複雜性和豐富性已經基本定型,並且停止了新的信息交流,這時大腦的結構就已經牢固成形。雖然這並不意味著大腦的發育過程已經完全停止,但就如同計算機一樣,硬盤已經格式化完畢,就等待編程了。

正因為如此,孩子幼時的生活經曆將會極大地影響大腦神經細胞之間的聯係程度。在一個充滿憂慮和緊張氣氛的家庭裏長大的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差,而且很容易被自身的感情壓垮。相反,那些生活在充滿愛心的環境裏的孩子則會與環境頻繁地進行交流,進而促進額葉前部的循環,這樣就增加了以後對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蒙台梭利認為:“孩子從生命之初就開始有了肉體,同時也有了精神,孩子是同時擁有精神生命與肉體生命的。”因而,她提出了在當時極為超前的想法:生命的開始既是始於受孕的那天,幼兒教育也該從那一天開始,也就是人們現今所講的胎教。

卡斯比教授指出,一個人對3歲之前所經曆的事情會像海綿一樣吸收。這意味著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在3歲之前,這個階段的孩子跟隨什麼樣的人,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就將會形成相應的性格。和其朝夕相處的成人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可能會深深地烙在他們的心靈深處。

印度“狼孩”卡瑪拉被人發現時已有7歲多,身上毫無正常兒童的特征,沒有語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會與人交流。重返人間後經過長達6年的專業人員的護理,也隻學會走路,到17歲時才學會十幾個單詞,智商隻有4歲孩子的水平。

這個事實表明,如果錯過了孩子學習關鍵期的教育時機,將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