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期待可以改變身邊的事物,總是不停地埋怨一切,卻往往忘記了改變自己去適應身邊的一切。於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待別人的改變中架空了自己,驀然回首才驚覺:生命中原來就是在不經意中錯過了許多難得的機遇和美好的事物,而此時換來的便是長長的歎息。
與其埋怨,不如改變自己。
美國有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冬季征兵中即將到最艱苦也是最危險的海軍陸戰隊去服役。
這位年輕人知道自己被海軍陸戰隊選中的消息後,顯得愁眉苦臉的。他的祖父看到他這個樣子,便開導他說:“孩子,這有什麼好擔心的呢?到了海軍陸戰隊,你將會有兩個機會,一個是留在內勤部門,一個是分配到外勤部門。如果你分配到了內勤部門,就完全用不著擔驚受怕了。”
年輕人問祖父:“那要是我被分配到外勤部門呢?”
祖父說:“那同樣會有兩個機會,一個是留在美國本土,另一個是分配到國外的軍事基地。如果你分配在美國本土,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那要是被分配到國外的基地呢?”
祖父說:“那也是有兩個機會的,一個是被分配到和平友善的國家,另一人是被分配到維和國家。如果分配到和平友善的國家,那也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呢。”
年輕人問:“那要是不巧分配到維和地區呢?”
祖父耐心地說:“那同樣還有兩個機會,一個是安全歸來,另一個是不幸負傷。如果你能夠安全歸來,那擔心豈不是多餘的?”
年輕人問:“那要是不幸受傷了呢?”
祖父說:“你同樣擁有兩個機會,一個是依然能夠保全性命,另一個是完全救治無效。如果尚能保全性命,還擔心它幹什麼呢?”
年輕人再問:“那要是完全救治無效怎麼辦呢?”
祖父說:“還是有兩個機會:一個是作為勇於衝鋒陷陣的國家英雄而死,一個是唯唯諾諾在後麵卻不幸遇難。你當然會選擇前者,既然會成為英雄,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無論人生遇到什麼樣的際遇,都會有兩個機會,一個是好機會,一個是壞機會。好機會中隱藏著壞機會,壞機會中又隱藏著好機會,這恰如硬幣的兩麵,關鍵是我們以什麼樣的眼光,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視角去對待它。
音樂之王舒伯特說過:“隻有能安詳忍受命運之否泰者,才能夠享受到真正的快樂。”當我們處於不可改變的不如意的環境時,能積極地由不如意去發掘新的道路,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都還赤著雙腳走路。有一位國王到某個偏遠的鄉下去旅行,因為路麵崎嶇不平,有很多碎石頭,刺得他的腳又痛又麻。回到王宮後,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將國內的所有道路都鋪上一層牛皮。他認為這樣做,不隻是為自己,還可以造福人民,讓大家走路時不再受刺痛的苦。
但是,即使殺死國內所有的牛,也籌措不到足夠的牛皮,而所花費的人力物力,更是無法計算。這件事情根本做不到,甚至還相當愚蠢,但因為是國王的命令,大家誰也不敢提出異議,生怕一不小心惹來殺身之禍。
有一位聰明的人冒著殺頭的危險大膽地向國王提出建議:“國王啊,為什麼您要勞師動眾呢?您何不隻用兩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腳呢?”國王聽了很驚訝,但也當下醒悟,立刻接受了這個建議,命人為自己做了一雙漂亮又實用的厚底牛皮鞋。據說,“皮鞋”就是這麼來的。
改變外部大的環境何其難。與之比起來,改變自己就顯得太容易了。如果改變自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誰還去費力不討好地改變環境呢?
如果你認為你處在惡劣的環境中,那麼請好好地修煉,練好內功,等待爆發的日子。這時,心態要好,不要認為命運對你不公,不要認為你懷才不遇,埋沒了你這個人才。要相信上帝安排的永遠是正確的,要相信年輕時多吃苦多磨難是最好的財富。所有成就大事的人都是從磨難中走過來的,當磨難來臨的時候,是上帝賜予你的財富,你應該感到高興。
努力地改變自己,讓自己進步,適應這個世界。如果你感到不成功、不快樂、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是因為你還做得不夠好。這個世界總會有陰暗麵,一縷陽光從天上照下來的時候,總有照不到的地方。如果你的眼睛隻盯在黑暗處,抱怨世界黑暗,那你隻能自尋煩惱。
很多時候,造成人與人之間差別的不是學曆、能力和背景,而是自己的觀念。俗話說:億萬財富買不到一個好的觀念;一個好的觀念卻能掙到億萬財富。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隻有靠自己才能夠靠得住,要想永遠靠得住,必須以不變應萬變,改變自己去應付不變和變化的一切。
心理學小貼士
當我們處於不可改變的不如意的環境時,能積極地由不如意去發掘新的道路,才是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