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課打造成功的心理資本(1)(1 / 2)

人的發展、成功和幸福,不僅需要環境和社會文化因素的支撐,更需要充分認識和發掘個人內在的積極心理品質,這就是心理資本。心理資本,是隱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一股永不枯竭的力量,是把人生推向成功的原動力。

一個經常保持樂觀情緒的人,會擁有更加自信的心誌。而充分的樂觀更能激發一個人的奮發精神,讓他更加自信地麵對未來,更加有效地解決問題。

什麼樣的人才是最受歡迎的人呢?根據最近的調查和研究結果得出,“樂觀”與“希望”是最好的人格品質。加強這方麵的心理建設和學習,可以強化個人的能力,增進做事效能。

《EQ》一書的作者丹尼爾·高曼曾經說過,樂觀的人不易產生無力感、冷漠,他們做事都比較自信,能經得起打擊和挫折。樂觀的人在麵對失敗時,大多會積極製訂下一步計劃,或者尋求他人的幫助,並且認為失敗是很正常的,是可以補救的。而相反,悲觀的人一旦遭遇失敗,就會對一切感到絕望。

比如,剛剛步入社會的人,無論在求職,還是在開始工作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甚至還會灰心喪氣、一蹶不振。如果剛進入社會時就學習打造自己的心理資本,積極培養“樂觀”與“希望”的人格特質,那麼,就會在無形中增進自己的能力。這也是現代社會最需要的人格資本。

樂觀是動力的助推器。醫學雜誌載文表明,樂觀的情緒可以刺激大腦,使大腦前額葉更加發達,而大腦前額葉的發達又可以促使人的思維運轉得更為迅速。華盛頓說:“一切的和諧與平衡,健康與健美,成功與幸福,都是由樂觀與希望的向上心理產生與造成的。”

有一個小男孩很悲觀,他總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倒黴的人。他因為一種怪病而留下了瘸腿和一口參差不齊且外突的牙齒。所以他很少與其他孩子們一起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他也低著頭一言不發。

春天到了,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一把樹苗。他想把這些樹苗栽在房前。

於是,他把孩子們叫了過來,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我就送給誰一件他最喜歡的禮物。”小男孩很想得到父親的禮物,但看到兄妹們種樹的歡快身影,不知為何,他心裏居然跳出一個奇怪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點死掉。因此,小男孩澆過一兩次水後,就再也沒有去管小樹。

幾天後,小男孩再去看他栽的那棵樹時,感到非常震驚。因為那棵小樹不但沒死,反而長出了幾片嶄新的綠葉。與兄妹們栽的樹相比,顯得更加茁壯、有生氣。

於是,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當父親把禮物遞給小男孩時,對小男孩說了一句話:“從你栽的樹來看,你長大後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後,小男孩變得樂觀起來。

一天夜裏,小男孩失眠了。他想起生物老師說過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他就起身準備去看看自己的小樹是否也會在晚上長出一截來。當他悄悄來到院子裏時,卻看見父親在用勺子為自己的小樹澆水。頓時,他一切都明白了,眼淚悄悄地流了下來。

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那位瘸腿的小男孩雖然沒有成為一名植物學家,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的偉大總統。他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

羅斯福的成功充滿著神奇和偉大。先天賦予他的缺陷是那麼的嚴重,但他卻能毫不灰心地走下去,直到成功的大門為他而開。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保持樂觀對人的影響是多麼大。正是因為樂觀,使羅斯福鼓起了生活的勇氣,而不在乎自己的缺陷。他甚至可以加以利用,變其為自己成功的資本。直到他的晚年,已經沒有幾個人知道他的缺陷。美國人民都愛他,他是一位深得人心的總統。

一個時刻保持樂觀的人,才會取得更大的成功。樂觀能激發一個人的奮發精神,讓他充滿自信地麵對未來,從而更加有效地去解決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名叫漢娜的女士收到了侄兒戰死沙場的消息。侄兒是她唯一的親人,也是她最愛的一個人。她實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決定放棄工作,遠離家鄉,把自己永遠藏在孤獨與淚水中。

就在她整理東西時,發現了一封幾年前侄子寫給她的信。信裏這樣寫道:“親愛的漢娜姑姑,我知道你會撐過去。我永遠不會忘記你曾教導我的:不論在哪裏,都要勇敢地麵對生活。我永遠記著你的微笑,像一個男人一樣,能夠承受一切的微笑。”她把這封信一連讀了好幾遍,似乎親愛的侄子又回來了,正在對她說:你為什麼不照你教導我的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