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見到季青城幾人,忙躬身相請,“季將軍、夫人快請。”又有人走到裴孤鴻近前,“世子請在外稍等。”
瑜哥兒睜著一雙帶著惺忪睡意的眼睛,有些茫然地看著衛昔昭,兩條小胳膊一直緊緊環著衛昔昭的頸子。
進到殿內,蕭龍渄並沒如幾人想象般臥在龍床上,相反,他麵色端肅地坐在龍書案後。看到瑜哥兒,目光變得柔軟而傷感。
命人賜座後,蕭龍渄指了指手邊幾道已經親筆書寫好的聖旨,疲憊起身,緩聲道:“朕自登基以來,想為逝去之人討回一個說法,想為百姓開創一個太平盛世,怎奈有心無力,事事兼顧,卻一事無成。至今時,屢感不適,每況愈下,竭力支撐亦不能如常處理諸事。”說到這裏,語聲一頓,微抬了眼瞼,望向上方,唇角逸出落寞笑意,“朕其實不愛這天下,無所作為亦在情理之中。隻是為人父、為君王,不為自己,也要為後人謀取一份安穩。如此,”他看向季青城,“相請季將軍為朕保駕護航,願在朕有生之年,看到盛世繁華。”
之後,蕭龍渄命太監宣讀幾道聖旨。
第一道聖旨,冊立瑜哥兒……蕭天渝為太子。
第二道旨意,冊封季青城為攝政王,冊封衛玄默為肅親王,在蕭龍渄養病期間,與楚王蕭龍澤一起,同為輔政大臣,處理朝政。
第三道旨意,冊封裴孤鴻為禦前侍衛指揮使,負責聖駕安危。
第四道旨意,自然是冊封衛昔昭、許氏為攝政王妃、肅親王妃。
蕭龍渄要夫妻二人親耳聽到這四道旨意,不外乎是要讓他們洞悉局勢,更加心安。
隨後,宣旨太監出門,分別去向裴孤鴻、衛玄默、蕭龍澤宣旨。
末了,蕭龍渄走到衛昔昭近前,抬手摸了摸瑜哥兒的小臉兒,“昔昭,瑜哥兒……朕拜托你,好好照顧他。閑日不需與他多提及我,我始終是與他有緣無分,不配為他的父親。”
不過是要養病,可這話,在衛昔昭聽來,更像是托孤,心頭一陣酸楚。
蕭龍渄又看向季青城,“青城,你幫我將太後、陸家除掉,切記,要斬草除根,來日瑜哥兒不該與我一樣,被後宮、宗親束手束腳。”他笑著趨近,拍拍季青城的肩頭,“我也許一事無成,可我總算對得起你,一再擴充梟騎衛勢力,你日後行事便容易幾分。”
季青城承諾道:“我定會與嶽父盡全力。”
蕭龍渄卻笑道:“嶽父大人多年宦海沉浮,對一切早已看得淡泊,記掛於心的是蒼生之福。若無驚天大事,激不起他的鬥誌。我要他輔政,便是要他助你造福天下,其餘的事,還是要靠你勞心勞力。”
衛昔昭對這一點是認同的。若要父親介入官場是非爭鬥,真的是太難為他了。他對諸事素來願意袖手旁觀,忠臣奸臣都不喜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