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領導幹部心理健康與心理谘詢(5)(1 / 3)

餘某自殺與本人心理承受能力差有著密切的關係。他性格內向、孤僻,平素膽小慎微,周圍朋友很少,平時工作認真、兢兢業業,事事過分追求完美。臨終前,患有抑鬱症,情緒低落,曾和同事述說“工作壓力大,心理壓力太大,活得很累很累……”等話,因為長期心理負擔過重,進而出現焦慮、抑鬱等嚴重情緒反映,心理一旦遭受意外打擊,心理嚴重失調,最終導致精神崩潰,就會出現自我毀滅性的行為。

創造良好幹預環境。在可能的情況下,應設置現場警戒線,把公眾阻隔在一定距離之外,使之無法對欲圖自殺者產生影響,同時也可避免其對組織幹預人員形成心理壓力。

布置保護救治措施。保護和救治準備措施包括三個大的方麵:一是布置防護器械,二是布置幹預行動人員,三是布置醫療人員和器械。

盡快探明自殺原因。要探明自殺原因,首先應該同欲圖自殺者建立個人關係。讓欲圖自殺者明白,他麵對的是一個活生生的願意與之交流的人,願意幫他擺脫困境、提供幫助的人。

積極引導情緒發泄。探明自殺原因的過程及整個對話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欲圖自殺者發泄情緒。

設法喚起生存欲望。幹預、對話過程中應積極發掘並提示對欲圖自殺者有意義、有價值的人和事,適時提及其所關愛和惦念的人、關心他愛護他的人,適時提及其在事業上已經取得的成就或成效,為他指出未來的發展潛力,喚起他對生活的留戀和對生命的珍惜。

描述自殺負麵後果。在從正麵向欲圖自殺者展示生之美好、喚起其生欲望、促使其對自殺發生動搖的同時,幹預人員還應該從反麵引導欲圖自殺者形成死亡恐懼,對死亡產生負麵評價和排斥心理。使生之誘惑與死之恐懼共同促使欲圖自殺者回心轉意。

指出可行替代出路。幹預人員應使欲圖自殺者意識到,自殺隻是解決矛盾的種種辦法中的一種,不是唯一的辦法,幫助他在自殺手段之外尋求擺脫困境的其他途徑。

創設體麵收場台階。欲圖自殺者一旦放棄自殺念頭,需要當著眾人公開表示回心轉意,並離開危險境地,其在心理上可能會感到難為情,麵子上一下子可能接受不了。幹預人員應該體諒這種心情,要及時地為其體麵下台創造條件。

及時進行救治安撫。一旦幹預對象脫離險境,要進行必要的醫療救護和心理安撫。

穩妥實施善後移交。及時地把已經放棄了自殺念頭的幹預對象移交給其親屬、朋友或接觸緊密的同事照顧。移交時要交代其親友做好進一步的心理疏導工作乃至看護工作,幫助其逐步走出自殺陰影。

牛玉儒的一生,是艱苦奮鬥的一生,是廉潔自律的一生。無論身居何職,無論權力大小,他都寵辱不驚,“進不失廉,退不失行”,始終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克己奉公、清正廉潔的本色。

牛玉儒的清廉源於他的權力觀。他深知,黨的執政地位來之不易,黨員幹部的權力來自人民,必須居安思危,始終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他說:“我的權力是人民給我的,不屬於我自己,我不能隨便支配。”他嚴於律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將自己的為政之道緊緊地與人民聯係起來,“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分,我為人不值一文”。在領導幹部的崗位上,他立得正,坐得直,不謀私利,不徇私枉法,不搞歪風邪氣,樹立了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

“居官者,公則自廉。”牛玉儒擔任過多個重要崗位的領導,但不論手中的權力有多大,他都在其位謀其政,公私分明,不徇私情。多年來,他為許多素不相識的人解決過困難,辦過無數實事好事,但他從沒有利用掌握的權力,給自己的親朋好友辦私事。很多人因此不理解他,埋怨他,但他銘記老父親的教誨“親戚罵你越多,老百姓就越會信任你”。牛玉儒“寧公而貧”,數十年如一日,一以貫之,廉而生威,以實際行動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密切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