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是女孩最重要的財富(一)
你知道愛好重要到什麼程度呢?
你個人財富榜的……
“首富”
為什麼說愛好如此地重要呢?這要從洞察力的特點來說。每個人都有洞察力,但是洞察力有個特點,就是如果沒有經過訓練,一般不大會自主地使用洞察力。也就是說你的洞察力先天存在於某一方麵,你隻會在這一方麵使用你的洞察力,換個方麵就不會用了。而存在這一方麵的洞察力表現出來了,就是一個人的天賦,天賦就是你天生對某一方麵有的洞察力。比如有些人天生對繪畫有洞察力,那麼她的天賦就在繪畫上,有些人天生對唱歌有洞察力,那麼她天賦就在唱歌上……生活中常看到這樣的人,在某一方麵是天才,換個方麵卻是蠢才,這就是人在洞察力上不能自主使用的表現。
此外,由於我們教育模式的特點,我們很多人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裏。你即使存在某一方麵的天賦,也是需要挖掘的,如果不挖掘你即使有,自己也不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有天生的洞察力,但是我們一般人很少體驗過進入洞察思維的狀態。
這樣,在人類使用洞察力的時候,就存在著兩個方麵的問題:一方麵,一般人很少能體驗到洞察力;另一方麵,即使有的人發現了自己的天賦,但也隻會在自己天賦所在的方麵使用洞察力,換個方麵就不會用了。那麼怎麼解決這兩個方麵的問題,讓人能發現自己的洞察力,並自主使用自己的洞察力——這就是培養愛好!
“愛好”中蘊含著洞察力
在“愛好”中更容易體驗、使用洞察力。
因為在愛好中你會不自覺地使用洞察力,使用了洞察力你就能體驗到洞察狀態。
一旦你對洞察力的狀態熟悉了,就能用於其他方麵。
很多成功人士都有這樣的習慣。開始思考之前,先寫書法或者繪畫,隨著寫書法或者繪畫進入洞察力狀態的時候,再進行工作上的思考。
“學習”知識的終極目的是開發洞察力。
我們以往對學習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認為學習嘛,就是不斷積累知識,其實這是一個有失偏頗的觀點。我們讀書確實需要一些知識,但是學習知識不是學習的目的,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需要通過已有的知識來激發我們的洞察力,換個說法不是讀多書,而是讀通書。
孔子的學生問孔子,老師怎麼您懂那麼多,是不是讀了很多書?(潛台詞是:老師把好書藏起來了,沒讓他們讀)孔子捋著長長的胡子說,不是老師比你們多讀多少書,而是老師我讀通了書。
一個人到了一定的時候讀通書是很重要的,什麼是讀通書呢?就是洞察力被激發出來了。洞察力一旦被激發出來,以往的知識就不太重要了,因為有了洞察力你就能生產新的知識了。
而愛好就是一項發現洞察力、體驗洞察力、使用洞察力非常有效的手段。
你說愛好是不是很重要?
小貼士 TIPS
中國的文人教育體係曆來在注重治學的同時,也十分注重愛好的培養。琴、棋、書、畫(詩詞其實是一種跨越時空的畫)就是很好的用於洞察力訓練的愛好,我們一直以來都不明白為什麼文人都喜好“琴棋書畫”,是不是文人都太閑了?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它是訓練洞察力非常有效的輔助手段。
愛好,是女孩最重要的財富(二)
你知道兒童教育的關鍵對象是誰嗎?
是未來的孩子TA媽!
我們在第一講中講過,媽媽決定了孩子的價值
什麼樣的媽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
希望在職場練洞察的女孩子們,你也需要在訓練自己洞察思維的同時,培養自己的愛好。女孩子培養愛好的價值是非常大的,這是因為這樣做首先對自己的洞察力發掘是有幫助的,更為重要的是,未來絕大多數女孩子都要成為母親的,一個有愛好的母親是很容易讓小孩培養相同的愛好。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現在很多家長在小孩學習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還陪著孩子去學很多愛好,彈鋼琴、畫畫……但是你去看看,這其中有幾個孩子是學出來的,很少,沒學成的長大了也沒有把所學的當作愛好。
你知道為什麼嗎?小孩子的愛好是“教育”不出來的,而是“熏陶”出來的,很多有愛好的媽媽,她的小孩長大了也有相同的愛好。
為什麼呢?在小孩子成長過程中,媽媽是一個很重要的模仿對象,小孩子沉浸在媽媽的愛好中,他不知不覺地就會模仿同樣的愛好了。所以孩子教育,不是在有了孩子以後對TA實施“教育”,而是在還沒有孩子的時候,作為未來的媽媽你要先從培養自己的愛好開始。你想你孩子有什麼樣的愛好,你就要有同樣的愛好;你想你的孩子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你自己就得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你想讓你的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品格高尚、有洞察力的人,你就必須把自己變成一個品格高尚、有洞察力的人。
所以你一定要建立這樣的認識,愛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財富,女孩子培養愛好不僅對自己有益,而且關係到將來孩子的教育。
“愛好”能幫助你找到讓你成為孩子TA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