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如果說人緊張的時候語速會加快,說謊的時候眼神會飄忽不定,生氣的時候臉色會變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投射,那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我們總是拿著手機找手機?坐電梯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看樓層數字?而女人們在生理期總是更喜歡瘋狂購物?那些時尚潮男總是雌雄莫辨?娛樂圈的女星總是擠破頭往豪門闖?

這些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小細節或現象若深究根由,很多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歸之於天生就這樣或習慣成自然顯然是很牽強的。那該怎麼解釋這些行為呢?甚至還有一些更怪誕的行為,我們又應該怎樣麵對呢?比如靈魂出竅,比如鬼壓床,比如現在發生的事情是過去夢境中出現過?其實,這樣的事情,若能知悉怪之根源,自然也就見怪不怪了。

每個人的思想、態度、願望、情緒、性格等個性特征,都會不自覺地反應於外界事物或他人,這是一種心理投射作用。反過來講,人的心理活動,會通過對外界事物或他人的態度和情緒不自覺地表現出來,因此,我們探究人的某些怪誕心理就變得有跡可循。

為什麼有的人辦事情喜歡拖拖拉拉?約個會總要遲到半個小時?難道是天生的惰性在起作用。其實也不然。有研究指出,人的惰性多半於後天養成,先天因素不大。而怪誕心理學告訴我們,拖拉是源於對自我的反抗。從心理上抗拒某件事情,要經過反複的心理掙紮才能下定決心,再反映到行為上,自然要比正常情況慢半拍或慢幾拍,“拖”也就難免了。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早上賴床,少則幾分鍾,多則半小時甚至更長,盡管明知賴床就有可能上學或上班遲到,但還是想多賴幾分鍾,這就是心理上對“起床”之一行為的反抗,以此衍伸到工作上的拖拖拉拉,做決策時的拖拖拉拉,也是同理。反之,你也可以就此按圖索驥找尋工作拖拉的緣由,找到產生抗拒心理的原因,並積極做出改變,也許就能對工作重新煥發熱情。

《你所不知道的怪誕心理學》以我們生活中看似常見卻難以解釋的現象入手,從性別、認識、決策、行為、愛情等傳統心理學角度進行解析,也從色彩心理、時間心理、營銷心理、變態心理、休閑心理、靈異心理等新興的心理學角度進行新的解讀,剖析了現象背後隱藏的怪誕心理,揭示生活的本質和真諦。

本書觀點新奇,語言清新易懂,詼諧幽默,深入淺出地詮釋了生澀深奧的怪誕心理學知識,既有經典信息涵蓋,又富含當下生活時尚熱點,讀完讓人受益匪淺。

《你所不知道的怪誕心理學》以專業且新穎的理論分析多個觸角地揭示生活中的怪誕行為,包羅萬象,讓你意想不到,讀完卻有恍然大悟之感!讀完此書,也學著剖析我們的怪誕心理,做個知其所以然的“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