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喝一杯“愛爾蘭咖啡”—— 你所不知道的愛情心理(1 / 3)

“愛爾蘭咖啡”講述的是一段用經久的時間來證明真愛的淒美故事,動人且韻味深長。這也顯示了快餐化時代下慢熱式愛情的感人之處,同時,這也說明了我們對愛情的理解需要更深刻、更細化的體味。

愛情心理會解答許多我們在戀愛、婚姻旅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從心理變化、調整等的角度來闡述愛情的產生、升溫和穩定等。我也是現實生活中,我們比較重視和需要的一些問題。

“你愛我哪一點”:喜歡一個人需要理由

情侶間常常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你到底愛我哪一點”,仿佛隻有清楚了這一個問題的答案,就能夠吃下定心丸,覺得自己有了獲得對方真愛的依憑。可是,人為什麼會喜歡另外一個人呢?喜歡一個人,需要理由嗎?

電視劇《冬季戀歌》中有個情節非常耐人尋味。民亨問玉真到底喜歡尚赫哪一點,結果玉真列舉了尚赫的種種優點。民亨聽後笑了,他說玉真喜歡尚赫的地方太多了,其實喜歡一個人時,不需要什麼理由。

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心理學上認為,人喜歡另一個人是有原因的,並對此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研究。心理學家研究出來的戀愛理由,不僅多而且很複雜。這裏給大家舉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戀愛理由。

1.身體的魅力,匹配更有吸引力

身體的魅力,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容貌和身姿的魅力。你肯定認為,漂亮的人桃花運也會更好。心理學的很多實驗也證明,身體魅力高的人更容易獲得異性的青睞。但是,是不是身體魅力高的人就會成為自己的戀愛對象呢?

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人更都願意找與自己身體魅力相當的人談戀愛。雖然大家都向往與身體魅力高的談戀愛,但是如果對方的身體魅力高出自己太多的話,我們自己首先會想:“對方的容貌太出眾了,我配不上他(她),而且如果我開口的話,肯定會遭到拒絕”,這就打起退堂鼓了。於是,大多數人會找與自己條件差不多的異性談戀愛。心理學將這種心理稱為“匹配假說”。

2.性格方麵,各有所好

性格,也是我們尋找戀愛對象時一個重要的衡量因素。任何人找伴侶,都喜歡性格好的。可是,到底哪種性格算是好性格呢?對性格的喜好不能一概而論,其中存在較大的個人差異。

美國學者安德森曾進做過一項調查,研究人們喜歡哪種性格。他準備了555個形容性格特性的詞語,然後請100名大學生為這些詞語評分,評分標準分0~6七個等級。結果表明,得分較高的有“理性”、“可靠”、“忠實”、“誠實”、“正直”、“善解人意”、“可以信賴”和“心胸寬廣”等,而“愛撒謊”、“卑鄙下流”等得分則低得多。

3.行為模式,尋求相似

曾經有一對陌生男女,在家用電器賣場的電視機專櫃前被同一個電視節目所吸引。當他們發現對方和自己喜歡同一個節目時,互相產生了好感,後來竟然成了情侶。

當人的喜好、價值觀、金錢觀等相似的時候,好感便容易產生。所謂陷入愛情的“相似性原因”,便是指人的態度、行為模式的相似性越高,就越容易彼此喜歡。反之,兩個人情趣愛好、行為模式相差很遠,也很難發展戀情。美國心理學家經調查發現,即使一對情侶都喜歡體育運動,如果各自喜歡的項目不同,他們最終也不容易走向婚禮的殿堂。

此外,如果對方比自己稍微優秀一點,即自己對對方充滿了尊敬,那麼相似性的效果會加強,自己更容易喜歡上對方。如果兩個人相似性比較多,在談話中能夠找到共同的樂趣,那麼人的認知會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如果這種狀態能保持下去,彼此的愛戀會更堅定。

4.了解對方心情,好感的回報性

在情侶分手時,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我根本就不了解你在想什麼!反過來看,兩個人的戀愛關係中非常關鍵的一點是,彼此了解對方的心情。在戀愛開始時,了解對方喜歡自己的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喜歡自己的人,我們有一種容易喜歡上他(她)的傾向。即接受了愛情,我們也想用愛情回報對方,這叫做“好感的回報性”。

5.同調行為,愛被“逼”出來

當孩子們進入高中或考上大學之後,會發現身邊的朋友都開始談戀愛了。受同調行為的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中,自己也想找個人談戀愛。當周圍朋友中談戀愛的人數逐漸增多時,人的同調行為會逐漸轉變成一種強迫觀念,認為自己非談戀愛不可。於是,很容易就戀愛了,即使有時對方並不符合自己戀愛的理想或標準。

6.自己的心理狀態

一位漂亮、可愛的異性出現在自己麵前時,我們並不一定會喜歡上對方。自己當時的心理狀態也很重要。在一定的興奮狀態下(比如心情很好的時候),人就有種想找個人談戀愛的衝動。想找個人陪的心情叫做“親和欲求”,當人情緒不安的時候,親和欲求就會高漲起來。所以,寂寞或落寞的時候,更容易深陷戀愛之中。

看完以上這些分析,不妨也回憶一下自己的戀愛經曆,分析一下自己的戀愛經曆,自己是什麼時候墜入情網的?對方的哪個方麵對自己的吸引力最大?是不是突然發現“喜歡你,並非沒道理”呢!

女星的少奶奶之路:同征擇偶

在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現象,大多數娛樂圈裏的女星在退出圈子後,總會嫁入豪門成為“少奶奶”級人物。這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優良傳統”。然而,如果是那種年齡不符的“老少戀”,或者外形不搭的“美女野獸配”,盡管男方家財萬貫,卻仍舊讓人倍覺可惜,直歎一朵鮮花怎麼就插在金牛糞上了。按理說,女貌男才或者女貌男財,也算是不同優勢的均衡了,那些外形抱歉的富豪也不見得就差在哪裏。但是,到底是什麼東西影響我們的觀點呢?長相出眾難道就是這麼大的優勢嗎?漂亮的臉蛋比經濟利益更具有影響力嗎?

香港導演文雋曾經在博客中這樣評價過女星沈傲君的丈夫,“身材不高,而且酷似潘長江”,之後網友千方百計找到他的照片,果然與潘長江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林青霞與丈夫邢李並肩站在一起時,更顯其丈夫“麵目可憎”。但正是這樣一個男人,讓40歲的林青霞果斷地結束和秦漢20年的感情,同時,甘心為他退休生子。不過,畢竟也沒有幾個男人可以動輒以勞斯萊斯當禮物送給太太的。

漂亮的臉蛋總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所以,才有無數的男女為了出眾的外形做出許多犧牲和努力,比如,對自己身體動刀的整容,讓人瞠目結舌的各種減肥秘籍,等等。那麼,一張臉的魅力究竟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