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職業病(1 / 2)

大唐武德六年二月初,長安皇宮裏麵的尚書省,吏部。

張超拿著這份關於提拔官員的文書,然後小聲罵道:“真是的,居然沒有考察,就憑借人家上司的一句話也就予以提拔了,真是豈有此理。難道不知道,這種提拔很容易形成人身依附,黨同伐異嗎?真是太落後了,唐朝的官員提拔製度太落後了,完全是在靠著上司的保舉才能夠提拔。這樣絕對會提拔出來一批馬屁精,然後對於國家有什麼幫助呢?”

“我想,我應該改變一下!”

張超剛剛拿起筆,準備給皇帝李淵寫一份奏章,可是最後還是停了下來。

“哎,我怎麼穿越到了這個倒黴的唐朝啊!”張超小聲吐槽道。

沒有人知道,張超其實已經不是過去的那個張超了,而現在的張超是一個來自於後世的人。而後世的張超是一個老公務員,他在國家發改部門任職了二十年,經曆了國家政治經濟體製,社會體製,還有各種重大改革的過程。而他在準備慶祝自己準備提升為副廳級幹部的時候,結果也就這麼突然醉倒,然後穿越到了唐朝初年,成了一個大唐官學之一的四門學成了一個十五歲的學子。

後來他選擇考科舉,然後他參加的是進士科考試。他為什麼選擇考進士科,那是因為進士科考核的內容是策問,也就是朝廷拿出幾個難題出來,讓你想辦法解決。如果解決方案回答得好,那也就是能考上了。而對於一般人來說,進士科可是最難的,因為普通人哪裏有什麼執政經驗,怎麼可能能夠寫出什麼優秀的解決方案呢?可是這個難不倒在後世發改部門工作了二十年的張超。張超直接回答得非常好,結果成為了進士科及第的士子。而進士科是最好的科目,他成功及第算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接下來,按照規定,凡是考中了的官員必須要再次經過吏部的考核,然後才能夠按照官職空缺情況,還有考試成績分配官職。而張超十分走運,結果被檢校吏部尚書封德彝看中,留在了吏部任職。

張超聽了之後,頓時感覺自己祖墳冒青煙了,因為吏部是什麼單位,也就是管理人事的部門。而這個位置在後世可是大名鼎鼎的組織部,誰想要升官都是要經過組織部門的考察還有選拔才能夠升職的。而作為管理人事部門的官員,那可都是見官大三級,誰也都不敢得罪吏部的官員,除非他不想升遷了。這樣也就是讓他感覺自己幸運無比的原因,他第一個職位也就是在吏部任職,這樣對他來說積累人脈非常重要。凡是為官的人,怎麼可能不想著積累人脈呢?如果沒有人脈,那怎麼可能能夠升遷呢?所以張超感覺自己非常幸運。

可是,到了接下來,他也就感覺非常痛苦了。

“太落後了,唐朝的選人用人製度太落後了,跟後世根本沒有辦法比啊!你爺爺的,在這個唐朝當官,可真是憋屈啊!我非常想要改一改,真是讓我太不順眼了。這麼落後的選人用人製度,我怎麼能夠看得順眼呢?”張超罵道。

張超一旦進入了唐朝的吏部,結果他發現自己好像掉進了一個地獄裏麵。因為唐朝的選人用人製度太落後了,比起後世根本沒有辦法相比。在唐朝,他們的選人製度都是靠著上司的保舉,必須要你的直屬上司保舉你,那你才能夠獲得升遷。可是這種其實是非常落後的製度,這種靠著上司保舉升遷的製度,非常容易形成人身依附,因為每一個下屬的前途命運都是依附在直屬上司那裏,這樣他們為了得到升遷,那難免也就是要拚命討好直屬上司,然後讓直屬上司心裏麵高興,才能夠獲得上司保舉。

而這種製度,很容易讓一個上級從由上到下控製了很多下屬,然後成為一個個的人身依附的體係。而這種人身依附那絕對是黨同伐異的重要原因,然後一層層的依附下來非常容易產生權臣的。何況這種靠著上級保舉,能保舉出什麼人才呢?恐怕也都是一群馬屁精,然後長期下去也就弄得國家烏煙瘴氣的。所以哪怕是後世,招聘提拔官員也都是由組織部門負責,甚至新招募公務員也都是要由人事部門負責,別的機關單位不能夠擅自招募人員。這個也都是為了避免一個部門自我龐大,然後成為一個饕餮巨獸來威脅上級的原因。可是現在這個情況,讓張超非常鬱悶,這些下屬官員不但有資格保舉下屬,而且還能自行招募官員。甚至目前的大唐對於國家官員的選拔,也都沒有形成一個固定的標準。完全是上司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如果不能夠獲得上司的高興,那你行也不行。這種選人用人製度多麼落後,所以張超非常痛苦了。所以,看到了這一幕,張超非常想要動筆,然後給皇帝李淵寫一份關於人事改革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