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教主忠告,如果我在京城過的不如意,自然會重新回到白蓮教!”
諸辰知道田雲帆想聽的就是這句話。
果然,田雲帆臉上露出笑容。
“你是我白蓮教的堂主,你不回白蓮教還能回哪裏呢!
你去見皇帝,教中有些人可能會對你失望,到時我會幫著諸兄將影響降到最底!”
白蓮教是諸辰前世在評書裏聽到這個名字的。
他又在白蓮教總壇混了兩個月,對白蓮教的來曆很是熟悉。
白蓮教起源於南宋。
在東晉時,淨土宗的和尚慧遠和居士劉遺民創立了白蓮社,目的隻是一起念佛而已。
到了南宋,僧人茅子元創立了白蓮教。
白蓮教一開始創立是以互助為主,凡是教中資產,悉數勻分,不帶一文能行遍天下。
諸辰認為,茅子元創立白蓮教的最大動力極有可能是旅行方便。
不過,白蓮教後來能夠興盛,最吸引人的地方並不是互助,而是提出出家可以居家的理念。
說白了,就是你不用到寺廟出家,也能被佛祖認可是和尚身份。
這點可就太吸引人了,相當於你生前可以貪戀紅塵的繁華,死後也可以成佛。
這對某些喜歡走捷徑的人有致命的吸引力。
很快,白蓮教就大興其道。
但遺憾的是,不管是官府還是佛門都不承認。
官府不承認好理解,官府一向對民間的結社行為保持警惕。
佛門不承認純粹認為白蓮教挖了佛門的牆角。
你在家都能成佛,那我們這些出家苦修的算怎麼回事。
很長時間,佛門對白蓮教是排斥的。
到了元代後,白蓮教才獲得了官府承認。
白蓮教開始大興後,修建的庵堂和佛寺道觀不相上下。
因為白蓮教的信眾同和尚道人有很大差別,不易辨別,有些人做了壞事就推到了白蓮教的頭上。
慢慢的,白蓮教讓官府治理頗感頭疼,曾經下令禁止,後又放開,然後又禁止,但那時的白蓮教已經尾大不掉。
到了明代,官府不承認白蓮教,白蓮教隻能秘密發展。
期間白蓮教也造過幾次反,不過都被官兵撲滅了。
如今的白蓮教眾普遍都仇恨官府,再加上官府橫征暴斂,白蓮教眾對官府更加不滿。
這也是為什麼權高和陳小山反對諸辰的原因。
不過,對於熟知白蓮教的來曆來說,田雲帆不像普通教眾那般排斥官府。
畢竟在元朝時,白蓮教和官府還是有一段蜜月期的。
白蓮教如果沒有官府的支持,白蓮教也不會發展和影響這麼大。
田雲帆諸辰投靠官府沒什麼不滿,隻是認為他投靠的時間不對。
諸辰當然明白田雲帆的意思。
如今大明快要亡了,現在為皇帝效力,就好比比溥儀當政時入宮當太監。
但諸辰自然有自己的考慮,他可是穿越者,當然思考問題的角度和田雲帆不同。
不但田雲帆不能理解,隻怕所有人都不能理解。
所以田雲帆才說出替諸辰消除此事在教內影響的話來。
“多謝教主!”
諸辰除了表達感謝外,也不好多說什麼,說實話會暴露身份的。
見諸辰沒有別的言語,田雲帆露出了一絲失望。
“諸兄,你走後,李闖突然偷襲白蓮教怎麼辦?
畢竟陳小山如今投靠了闖王,此人又對白蓮教總壇又極為熟悉!
若是陳小山帶支人馬偷襲總壇,還真的讓人防不勝防。”
田雲帆麵帶憂色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