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諸辰也沒和田雲帆告別,飄然離去。

自己該交代的昨天對田雲帆都已經交代。

事後,他又親自找了單丹子和古柏談了會心。

將一段真氣注入了二人體中。

叮囑二人,以後好好聽從田雲帆的命令,體內的真氣便可延年益壽,成為大補之物。

若是做出了違抗田雲帆命令之事,真氣便會成為催命符咒。

二人畢竟是宗師境,若是趁自己不在,報複田雲帆,他到時隻怕鞭長莫及。

所以才在二人體內做了手腳。

不過!

這件事田雲帆並不知道。

所有的惡人自己一人當就行了。

田雲帆畢竟年輕,對白蓮教眾心懷仁慈,知道此事後,隻怕會勸諸辰不要苛責二人。

諸辰卻知人心複雜。

升鬥恩米鬥仇。

有些人你越是對他好,他就會越覺得你好欺負。

為了不出意外,他嚴令二人保密。

事情沒有任何遺漏後,他一身輕鬆的向京城趕去。

這一路上,他看到的景象觸目心驚。

一些村莊死寂沉沉,幾十棟房屋隻看到廖廖數人。

這些人大都年齡偏大。

青壯年異常稀少。

房屋也是破爛不堪,有火燒痕跡。

他乍著膽子進入一家房間。

除了一個水缸,一個扁擔和幾個破爛的小凳子,就沒什麼東西了。

越看諸辰越是生氣。

百姓都窮死這個樣子,幾幫人還打來打去,完全不顧老百姓生活。

凡是流寇都不是好東西,都該殺。

朱由檢將自己的江山治理成這個樣子,要是沒一點責任,他是不信的。

皇帝和手下的大臣也都有罪。

他一路走,一路罵。

到了河北境內,情況稍好一點。

人是多了些,但大多衣不遮體,麵有菜色,目光呆滯。

一個個看起來像是二傻子似的。

諸辰知道,這些人不是傻子。

隻是生存的壓力和饑餓的本能讓他們失去了思考。

他以討水喝的名義進了幾家百姓的家中看了下他們的住處。

大多數百姓家中依然空蕩蕩的。

老百姓飯都吃不飽,更別說其它追求了。

諸辰這時才深刻的認識到古代百姓的生活狀態。

尤其是末代王朝百姓的生活狀態。

難怪都說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諸辰歎了一口氣。

這一路上他思考了很多。

目前大明這個狀態誰過的最好。

朱由儉過的好嗎?

好像也不好過,據他所知,朱由儉現在過的和後代的職業牛馬差不多。

工作時間長,吃不好,穿不好。

大臣們過的好嗎?好像也不太好。

天天在朝上勾心鬥角,為維護自己的小圈子,和帝鬥,和同僚鬥,稍不小心,就陷入萬劫不複的地步。

老百姓就不要說了,造反還是好的,有些地方餓的人相食。

那麼誰過的好呢!

亂世過的好的人,除了皇親國戚,就是一些野心家了。

這一路諸辰走的很慢,就是為了體驗大明末世普通人的生活狀態。

現在他才知道,比起普通的老百姓,其實白蓮教總壇的生活水準還是挺高的。

在他看來,整個大明分了幾個層次。

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是最底層次,隨時處在餓死的邊緣。

吃不飽飯,但能維持一天二餐的苦力人是又一層次。

這兩樣人群占了整個大明百分之八十。

再上一層次就是官差和士兵以及土匪。

這些人是能保證吃飽的,而且還偶爾吃點好的。

這些人占百分之十。

還有百分之五是小有薄產,有田有糧,或是開店做小買賣的人。

剩餘百分之五才是金字塔頂尖。

這些人不但掌握了巨大的財富,而且在亂世中,生活的也極為豪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