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王承恩的驚訝。

朱由檢卻似乎早就洞悉了諸辰後想法。

二人以這種方式見麵還是不錯的。

諸辰的話自己不但聽到了,還不是當著他麵說的,雙方都保住了顏麵。

現在他早就不憤怒了。

取而代之的是驚恐。

諸辰描述的事太可怕了,京城淪陷,血流成河,搜刮一空,這不是另一個靖康恥嗎!

但他並沒有全部相信。

畢竟他剛認識諸辰,還沒完全信任對方,他有可能是滿口胡芻的。

在未確定福王之死前,他保留自己的懷疑。

眼下,最讓他頭疼的是諸辰的安排。

若是委以重任,萬一剛才的話是諸辰瞎騙的,那自己豈不是識人不明。

距離福王之死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到時候福王沒死,那自己委他重任就成笑話了。

但若是放著不用,諸辰若是感覺受到了冷落,一氣之下走了怎麼辦?

想了一下。

他對諸辰說道:

“諸卿,你是個人才,我是挺看重你的,否則也不會召你入京。

你想做什麼樣的官,討要多大的權力?”

諸辰評估了一下,覺得這次和朱由檢會見,還是很成功的。

能讓他低聲詢問自己的需求,比自己一開始設想的最好結果還要好。

“我想成立一個部門,叫改革發展部,這個部門的權力淩駕任何部門,隻對陛下你一個人負責!”

朱由檢和王承恩聽到這個古怪的部門,不由一愣。

這個名詞他還是第一次聽說過。

“諸卿,這個改革發展部是具體是做什麼的?”

朱由儉皺了一下眉頭。

這幾個字他認識,但合在一起,就不懂什麼意思了。

“改革就是改變,革除大明所有的弊端。

發展就是製定法規,讓大明變的更好,而且,這個部門做事,陛下再不喜歡,也不能幹涉。

若是陛下答應,我就盡最大的力量挽救大明。

若是陛下不答應,那證明大明氣數己絕,非人力可為。

同時,陛下還是和以前一般,處理自己的政務,但若是陛下交代的事和這個部門的事發生衝突,以這個部門執行為準。”

諸辰這話說的很絕。

不給朱由檢留一點麵子。

你答應我的要求,我就幫你收拾殘局,你不答應我就走了。

沒有任何回旋餘地,更不接受任何妥協。

諸辰淡淡的說道。

其實明代的官製和現代並沒有什麼不同。

內閣就相當於常委,到了明代後期,權力極大。

有首輔,次輔和群輔。

吏部就是組織部。

戶部就是民政局。

禮部相當於外交部。

兵部就是國防部。

刑部就是公安部門。

工部就是工業部。

這些部門有的業務重合,但職權大差不差,幹的都是同樣的事情。

當然,除了這些主要機構,還有都察部,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紀委了。

大理寺可以當成檢察院。

國子監看作是教育部。

當然,除了這些機構,還有一些不重要但不可或缺的機構。

例如:欽天監當看成氣象局。

太醫院可以看作藥監局諸如此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