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答案我收到了,若是答的好,我自然會考慮要了你們的。
不過,鴻臚寺可是一個好地方,不出十年,這可是大明炙手可熱的單位啊!”
諸辰想到後世的外交部。
這在國家組成的係統中可是一個最重要的單位。
雖然現在隻是作為禮儀的存在,但若是大明真到了瓜分世界的那天。
鴻臚寺在國家單位序列裏就變的重要了。
杜仲文和遲遠對視了一眼,目光有些遲疑。
諸辰也不多做解釋。
將桌上的飯菜吃完,同二位大人一抱手,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房間內點著蠟燭,隻能看清一米內的光。
諸辰歎了一口氣,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用上電。
不過萬裏長征才行一步,現在還不到考慮長遠的時候,先把眼前的事解決掉。
他知道治理朝政和打打殺殺是兩個層麵。
在這方麵係統給不了太多的幫助。
他可以依靠的,隻能是穿越前腦海裏掌握的曆史知識。
對於官員們是否能解決五個問題,諸辰是不抱任何信心的。
這些問題都太過超前。
五個問題中最簡單的要屬第五個問題。
答案是鴉雀無聲。
還是他娘的諧音梗。
放在穿越前,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大家對腦筋急轉彎都不陌生。
但放在以考八股為主要內容的明代,能寫出正確答案就不錯了。
答案對不對的無所謂,諸辰就是想找到思想不是那麼僵化的人。
這在明代的官場中很難,不過,這也是諸辰眼下最需要的人才。
看了杜仲遠和遲遠的答案,諸辰很是失望。
二人偏題了。
關於第一題,大明當前最大的安危是什麼?
不出所料,答案列舉了很多,有建奴患邊,流寇作亂,天災人禍等等。
但偏偏沒有人敢說諸辰希望的答案。
他希望的答案是什麼?
推倒重來。
不錯,推倒重來就是諸辰想要的答案。
不推倒重來,任何辦法隻能延緩大明的滅亡,卻不能挽救大明。
但這個答案不容易獲得。
首先要膽子大。
否則很容易得罪皇上。
若是讓有心人看到,便會懷疑此人是不是想造反。
另外就是眼光獨到,知道以現在的體製大明根本不可能繼續下去了。
大明的土地到了現在,兼並非常嚴重。
大明開國時,當時全國的土地達到八百五十萬頃。
而有的鄉紳一家就獨占七萬頃。
其它的官員占地也不遜讓,徐階占地二十萬畝,錢謙益的土地折合錢三四百萬。
加上朝廷稅賦一加再加,農民入不敷出,便將田產賣給了大地主。
地主也不是傻子,地可以占,但稅還是你的。
這就出現了很多地主明明占著大片土地,但上交的稅很少。
失地農民交不起稅,除了逃亡一條路,還有什麼選擇。
逃的人多了,也就變成了流民。
明末十三路反王造反的原因和土地兼並有很大的關係。
百姓大量逃亡勢必造成戶籍製度的混亂,戶籍混亂必然造成朝廷稅收的減少。
就說這個鄉紳,以這個數據為參照,這個姓郝的鄉紳就占了大明土地總量的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