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看到紙上寫的人名,一個個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五個人不是皇親就是重臣,要不就是富商。
哪一個都是他們不敢得罪的。
不過,他們對後麵的數字看不懂。
施邦曜道:“諸大人,這後麵的符號是什麼意思?”
諸辰歎了一口氣,連阿拉伯數字都看不懂,自己的任務任重而道遠啊!
“這是零,這是一,這是二,我想諸位以後要和數字打交道,這麼寫能直觀一些。寫的十五,是指十五萬兩銀子的意思。
這一解釋,眾人更是傻了眼。
淩義渠吃驚道:“諸大人是想從他們身上弄這麼多銀子。”
諸辰道:“那當然,否則我將他們的名字寫在紙上做什麼?”
五個人聽了,連連搖頭,覺得諸辰在異想天開。
周奎是誰,周皇後的爹,你讓他掏五十萬銀子,怎麼可能。
眾人都覺得此事極難辦成,也沒有討論的興趣。
打嘴炮嘛,聽聽也就罷了。
施邦曜繼續道:“諸大人,第三道題的答案是什麼?”
諸辰道:“第三句話很重要,答案是實踐,以後這就是我的執政理念,所有問題的答案必須要真實,可靠。
僅憑在朝堂偏聽偏信,或是靠別人口中聽到的消息,不去第一線解決問題的人,都不適合做官。
我希望你們也能做到這一點。”
五個人一起給諸辰拱手,表示受教了。
諸辰道:“至於第四題,老百姓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土地分配不公。
你們不是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怎麼本來是皇帝的土地,有的人占的多,有的人占的少。
老百姓都是陛下的臣民,所以,從今以後,大明的土地都是皇上的,全都歸皇上所有,將天下的土地,平均分給每一個人,不如此,天下不會安寧,流寇也不會斷絕。”
至於第五題,不過是個成語,答案是鴉雀無聲,我想測測大家誰是愚腐之人,當然隻是遊戲,不代表一個人的全部。”
說到這裏,五人之中始終未開口的王家彥說道:“縱觀諸大人所說的事,事事不可為,諸大人若真的做成,大明必定成就另一番景象。”
眾人皆都搖頭,第四條,可比第二條更難了。
第二條隻是牽涉幾個人,第四條卻是要和天下所有的富人為敵。
甚至要刨了朱家的祖墳。
朱元璋為了讓朱家後代不被餓死,皇家占了大量田地,現在要收回,談何容易。
不光那些皇家和富人要造反,就怕皇帝那邊也通不過。
諸辰冷笑道:“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步一步的做,這隻是三年內的一個規劃,但這兩件事,三年內必須完成。
現在,我們最重要的就是怎麼在名單上的這五個人中討要銀子,諸位有什麼高見嗎?”
淩義渠有些不解的問道:“諸大人,上麵寫的周奎五十萬兩,不會是臆想吧,他真的有那麼多銀子?”
諸辰臉上露出自信的微笑,說道:“放心,他絕對有。”